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10月08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桂花香时秋意浓

  每年国庆一到,深秋即至,小区里便弥漫着一股清幽的桂花香,为节日增添了特有的氛围。不管是如水的清晨,还是静谧的夜晚,秋风袭来,阵阵清香愈觉浓烈,深吸一口,沁人心脾。

  易安居士在其《鹧鸪天》一词中专写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色香有致,可谓描写细腻;认为桂花是“花中第一流”,可谓情思独到。桂花叶密蕊小,非掀枝翻叶难睹其芳容;晚上树影婆娑,桂香清远淡雅,似有若无,更经不起追踪觅影。而这个小区里,桂花是东一棵西一株间杂种植的,疏疏落落零星分布在花丛楼角,并不成片成林,自然也不会浓烈扑鼻。

  即便是“花中第一流”,被梅花妒忌,令菊花害羞,在深秋的应时花木中无双无俦,也并未被以香草美人著称的《离骚》所收纳。为此,李清照大为不平,“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认为诗人无情无义。其实,词人不过是借桂抒情,托物咏怀,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大概也只有易安如此才情的女子才有这般慧眼,此等笔法。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桂花又何尝不然?若想识其真面,须特意走近桂树,且俯身嗅一嗅那金黄的小花朵,才能认得真切,感受得到底。桂叶呈椭圆形,叶脉清晰可辨,叶面凹凸不平,通常是几片叶子簇生在一个枝节上,由上而下错落铺排。桂花则一律簇拥在叶柄枝节处,密密麻麻挤挤挨挨,每朵花管顶端裂开四片米黄色花瓣,小巧精致,均匀排布。每朵花都很小,不近观,是辨不清里面细小花蕊的,而浓郁的芳香正从那里散出,浓得热烈刺鼻,嗅之陶醉。 

  “一庭人静月当空,桂不多花细细风。香露滴衣凉似水,恍然移下广寒宫。”(宋·陈起《月下闻桂花》)“桂”者,贵也。在古人心目中,桂的出身向来高贵,桂花与月宫的关联好像与生俱来。“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唐·白居易《东城桂三首》)像白香山这类内容的诗作,并不少。

  其中奥妙,清朝文学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如此归结:“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原来如此!月中的树,天上的香,谁人不喜爱观赏?人间草木又如何能比?桂花大概是秋天里最香的品种,比起夹竹桃、木槿、睡莲、牵牛以及各类菊花来,都要香得远。

  只可惜花期太短,开时浓烈,败则全消。为此,李渔特做《惜桂》诗云:“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开?”这正是桂花的另一重要特点,那就是开时满树繁花,香远益清,浓烈无比;败则一并衰落,香消玉殒,不留余地。于个体而言,金桂这份鲜明的个性与决绝的姿态,与其说是一种缺憾,不如说乃其品性使然。 

  历览人世盛衰的李渔以为这像极了世间富贵荣华的得失来去,尤其是那些盛极而衰的富贵之家,暴发之户。荣则齐华,败则同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份慨叹和心得,大概只有经历过大富大贵之人才能共鸣;我辈凡夫俗子,且共桂花开落欣赏可也,无需过多感慨。

  小区的几株桂树显然太过普通了,尚未长成高高大大的树姿,也没有婆娑虬曲的形体。尽管品种上属于“金桂”,我也丝毫不怀疑它们与古人咏桂诗词的渊源;但又不能不承认它们的普通寻常,若非每年这个时节幽香诱人,平日里大概谁也不会注意它们的存在。在以植被面积为胜的现代商品房建筑群体里,这些被强行安置在各个角落里的桂树,本不是主角,不过是众多绿植的一种陪衬,一年四季掩映在绿的海洋里,很多居民甚至连它们的名字还不清楚呢。 

  果然,国庆一过,寒露将至,秋意更浓,桂花幽香不再,那几株桂树自然也就不引人关注了。

  虽然幽香散去,荣华衰败,但我清楚,那一株株常绿将小乔木并未远去,它们就在附近潜滋暗长,不分白昼,无论秋冬,一天天点缀着小区的环境,一年年调节着我们的心情,美化着我们的生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第八届滕州书展特别报道
   第6版:滕州风物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桂花香时秋意浓
一颗螺丝的前世今生
岁月如诗
宁静是一个动词
滕州日报荆泉7桂花香时秋意浓 2024-10-08 2 2024年10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