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7
~~~
~~~
~~~—— 读《中国人的另一面》有感
陈碧玉
~~~吴昆
~~~—— 读雪小禅新书《四方五味》
相海龙
~~~—— 读《寻蟫记:书虫博物志》
徐晟
2024年12月05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见我们的另一面
—— 读《中国人的另一面》有感
陈碧玉

  一个懒洋洋的冬日午后,阳光透过斑驳的树枝洒落,我全身被这抹暖阳沐浴着,而我的心灵,则被《中国人的另一面》温暖着,它帮我驱散困惑,了解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

  该书由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作者林振宇是中国作协会员,黑龙江籍作家,被誉为中国大陆版的“柏杨”。作为生活的观察者,他从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习惯、文化心理等全方位剖析中国人的另一面,以犀利的文笔、独特的角度,悄然揭开中国人的头巾,将中国人神秘的另一面真实地呈现在大家的眼前,“剖析真实的人性,拷问滑坡的道德”,让人耳目一新,久久难以释怀。

  初读该书,我感到震惊,震惊于作者对人性入木三分的剖析;再细读时,我不禁汗颜,因为,自己也有书中描述的“另一面”。

  比如,在《中国人的围观》一文中,作者写道:“中国人喜欢围观,围在一起干什么呢,看热闹。”该文从成都14岁女生落水事件、广东佛山小悦悦被车辆辗压事件、美国78岁老汉托里斯被撞事件对“看客”心理进行了剖析,这三件事中,均有多人围观却鲜有人施以援手,最后,当事人在众人冷漠的围观中离世。

  掩卷反思,自己也曾当过“看客”,看过老人不慎跌倒,围观过打架斗殴现场,当过自杀跳楼现场的“吃瓜群众”,也曾有过“要不要帮”的犹豫挣扎、观望心态,最终,出于自保,和大多数人一样,我选择了绕道沉默。

  看客无处不在,我们今天是看客,明天可能是被“看”的人,其背后的原因很复杂,不能只归结于人心的冷漠。现实生活中,大家都不太愿管“闲事”,因为管闲事也可能会“惹麻烦”,在《中国人应多管“闲事”》一文中,也提到了或围观或漠视现象,这份“从众”心理,在《中国人的趋同现象》一文中剖析得淋漓尽致:“所谓趋同,就是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尽量从众,以致与众相同。”

  作者并不是一味地否定中国人的趋同心理,他认为“趋同并不一定意味着不好,仍有其积极的价值和意义,比如说,在社会普遍认可的法律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方面,如果人们趋同地遵守,将会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但在生活中,许多人的趋同则是一种盲从,暴露了中国人缺乏理性的判断和独立思考的弊病。该文从人们的衣食住行、文化趋同习性等方面举例,如“松糕鞋”“体型裤”“迷你裙”流行时,满大街的女人都穿,成为一种时尚;看到有人种苹果挺赚钱,有些农民也跟着种,导致苹果市场供大于求,不但没卖出去,还大量烂在地里。

  作者剖析,这种趋同现象和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和教育有关,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也使大家凡事都喜欢“同一”,在思想上“趋一致”,而不推崇个性的张扬,倘若有人违之,则被视为另类。

  该书来源于生活,阐释现实社会生活,它像一面镜子,可以照见我们的美丑。”全书分别从“道德之眼”“文化漫笔”“心理万象”“思想争鸣”四个方面剖析中国人的另一面,如《中国人的潜规则》《中国人向前看还是向钱看》《中国人的怀旧情结》《中国人难舍年夜饭》……每一篇都很精彩,以犀利的笔触、接地气的描述道出了当今社会存在的不良风气,令人拍案叫绝。

  《中国人,套话少说》这篇文章尤其让我深有感触,该文从古至今,对生活及工作中的各种套话进行了分析,“开会时说套话、大家见面时说套话、写材料时必有套话,甚至落马官员的忏悔书也套话连篇,惊人的相似”……这段话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让我的同理心爆棚。

  脚步不能抵达之处, 阅读却能带你遨游世界,《中国人的另一面》如同一部宝藏,开启了我阅读的快乐之途,和千万读者一起奔赴这场“读书人的盛宴”时,我时而兴奋,时而忧郁,时而唏嘘,时而沉思。

  读完该书时,阳光依然那么和煦,我觉得自己全身能量满满,那是《中国人的另一面》带给我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话题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7
荆泉
看见我们的另一面
与书对垒
在四方里动身 在五味中怡心
跨界寻虫,格物致知
滕州日报荆泉7看见我们的另一面 2024-12-05 2 2024年12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