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儿童呼吸道疾病容易高发。一旦出现发烧等情况,家长常常会紧张到不知所措:能否物理降温?发烧到多少度要吃退烧药?一起来了解。
出现低热应明确病因
当腋下温度为37.2℃—37.8℃时,通常被认为是低热。导致低热的原因很多,例如细菌、病毒感染,或者炎性反应、某些免疫疾病或过敏反应,以及服用某些药物或过度劳累、受伤、代谢紊乱、内分泌问题、神经系统问题等,均可能引起低热。
儿童出现低热时应及时明确具体病因,再做对应处理。如果低热是由轻微感染引起的,且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一般不需要特别使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可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来缓解症状,并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果低热持续不退或伴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如全身乏力、头痛、恶心等,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明确诊断进行治疗。
合理选择退热方法
儿童退热的方法应根据儿童的体温、年龄、身体状况以及引起发热的原因等因素来综合判断选择。可以是物理退热或药物退热,或者两者结合使用。
通常体温在38.5℃以下的儿童,可以采取物理退热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措施:
多喝水。鼓励儿童多喝水,增加尿量、汗量,促进体内热量的排出,以降低体温。发烧会导致儿童食欲下降,水分摄入量减少,发烧还会造成体内水分流失增加,所以发烧时要鼓励孩子多喝水,以免引起脱水。
温水擦浴。使用温水(约32℃至34℃)浸湿毛巾,拧至半干后擦拭儿童的额头、四肢、腋下、大腿根部等处,通过水分蒸发来散热。擦拭后要及时给孩子适宜保暖。擦拭30分钟后要复测体温,若体温再次上升,可重复以上方法。
泡温水浴。如果儿童精神状态良好,可以泡温水浴散热,水温需控制在27℃至37℃之间。泡温水浴不等于洗澡,时间不宜过长,避免血管扩张导致缺血缺氧。
头部冷敷。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袋敷于儿童的前额部,每10分钟更换一次。如果体温超过了38.5℃,且物理退热方法效果不明显,可以考虑使用药物退热,服用药物后,应让儿童少量多次地喝温开水,以帮助降温。
(据《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