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读《李商隐》的再思考
~~~—— 陶立夏《练习一个人》读书笔记
~~~—— 读《古人的日常生活(全五册)》
~~~
2025年03月20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此情可待成追忆
—— 读《李商隐》的再思考

  著名学者郁贤皓、朱易安著《李商隐》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大家说古典系列丛书之一。在反复阅读中,最让我感怀的是李商隐的文学才华与人生命运的跌宕起伏所形成的巨大反差。所谓成功者需有贵人相助,令狐楚、崔戎、王茂元对李商隐可谓有着知遇之恩提携之情,既为他提供了上升的阶梯,也给他带来了无尽的困扰。这些贵人的提携,不仅塑造了他的文学风格,也深刻影响了他的政治命运,也可以说双重塑造了诗人的的命运,甚至加剧了李商隐的悲剧性。

  李商隐,字义山,是我国晚唐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留下了600多首诗歌,1000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珍视和喜爱。尽管他常以唐王朝宗亲自居,引以为荣,但李商隐的早年命运如同一部苦难史。他生于河南荥阳小官僚家庭,十岁丧父后,家境急转直下。作为长子,他不得不“佣书贩舂”——白天替人抄书换钱,夜晚捣米贴补家用。 这种底层生活锤炼了他的坚韧,也让他在洛阳偶遇了人生第一位贵人——令狐楚。

  令狐楚是晚唐政坛与文坛的双重领袖,时任东都留守。他初见李商隐便惊叹其才华:“能为古文,不喜偶对。”这位宰相级人物不仅将李商隐收入门下,更亲自教授骈文写作,甚至让其与儿子令狐绹同席读书。这种待遇远超普通门生,近乎“父子之谊”。在令狐楚的庇护下,李商隐得以接触白居易、刘禹锡等文坛巨擘,其骈文技艺突飞猛进,逐渐形成“瑰迈奇古”的风格。更关键的是,令狐楚直接推动了李商隐的科举之路。837年,李商隐屡试不第后,通过令狐楚之子令狐绹动用人脉,向主考官高锴暗示,最终助其登进士第。为此,李商隐接连写了几首诗感谢令狐父子的鼎力相助。

  如果说令狐楚为李商隐打开了仕途之门,那么崔戎的提携则让他在政治实践中初露锋芒。829年,李商隐被山南西道节度使崔戎招为幕僚。崔戎不仅给予经济支持,更带他参与军政实务,使其从书斋文人转向实务官僚。这段经历深刻影响了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其《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中对民间疾苦的描绘,正源自随崔戎巡视地方的见闻。然而,这段庇护如同流星般短暂。崔戎次年病逝,李商隐失去依靠,被迫重返科举战场。他曾写过好几首怀念崔戎和兖幕生活的诗,追忆消逝的过去。“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最为有名。

  在李商隐,贵人的提携成了双刃剑,也从恩典变为一道道无形有形的沉重枷锁。838年令狐楚去世后,他接受泾原节度使王茂元邀请并娶其女为妻,此举彻底改变了他的政治命运。王茂元属“李党”,而令狐家族属“牛党”,李商隐被两派视为“叛徒”。此后二十年,他始终困在党争夹缝中:牛党认为他“忘恩负义”,李党视其为“投机者”。这种困境在他的诗中显露无遗:“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令狐楚与崔戎的提携,本质上折射出唐代门阀政治的运作逻辑。令狐楚对李商隐的栽培,既是文脉传承,也是政治投资——他期待李商隐成为令狐派系的新生力量。而李商隐的婚姻选择,本质上是对这种“恩主——门生”关系的挣脱。他曾在《有感》诗中反思:“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暗示依附权贵的捷径最终反噬自身。更具悲剧性的是,贵人的庇护反而加深了李商隐的身份焦虑。令狐楚在世时,李商隐的诗歌多显昂扬之气,充满少年锐气。而卷入党争后,他的诗风转向隐晦,代表作《锦瑟》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对自己坎坷一生的总结,实为对政治抉择的悔悟与迷茫(对此诗有各种解读,叶嘉莹先生以为是悼亡诗)。

  李商隐的遭遇,揭示了中晚唐寒门文人的生存困境。在科举与门阀交织的仕途中,贵人的提携既是阶梯,也是枷锁。令狐楚的恩情塑造了李商隐的文学基底,却也将其卷入权力的绞杀;崔戎、王茂元的短暂庇护,让他瞥见政治理想的光芒,却加速了其坠入党争深渊的过程。这种矛盾在《夜雨寄北》中达到顶点:当妻子在长安病逝时,他正为生计辗转幕府,连最后一面都未能见到。

  郁贤皓、朱易安在书中指出:“李商隐的诗歌,是政治创伤的艺术转化。”李商隐的诗集中有一首《幽居冬暮》诗,词意颓唐,可能是诗人的绝笔。诗写得凄凉、冷漠,哀怨、悲壮。但诗人更多的是怨愤,因为他的匡国之志始终未能实现,在同这个世界诀别的时刻,他对天长啸,以示他抱恨终身。

  阅读《李商隐》,不仅在于走进历史现场,更在于从中窥见知识分子的永恒命题:如何在体制化生存中守护精神独立。李商隐的悲剧,本质上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寒士,在贵人缔造的上升通道与政治绞杀中撕裂的缩影。他的故事提醒后人:在权力与理想的博弈中,贵人的馈赠往往标着看不见的价码,而文人的精神自由,终究需要以独立人格为代价去赎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滕州风物
   第7版:荆泉
   第8版:广告
此情可待成追忆
孤独是春天的旷野
古人的生活原来是这样
读书人生
滕州日报荆泉7此情可待成追忆 2025-03-20 2 2025年03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