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读《李商隐》的再思考
~~~—— 陶立夏《练习一个人》读书笔记
~~~—— 读《古人的日常生活(全五册)》
~~~
2025年03月20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书人生

  一个作家说:“书是一个多情种子,如果你一不小心沾惹上了‘她’,这辈子就休想摆脱‘她’的纠缠。”诚然,人们一旦让传统文化因素浸润了内心世界,便会拥有一个读书人生。

  细想想,读书人生的形成也不简单。其真性就在于恋书情结弥深,其真谛就在于读书能把握自我,其真趣就在于与书相得益彰。

  什么是恋书情结?不好妄下定义,倒是不乏例子援引。像于谦表白的那样,“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与书建立了默契和友谊;像王国维比拟的那样,“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读书达到忘我境地;像流沙河当年以有“罪”之身劳改,深夜仍要守着孤灯,偷读《说文解字段注》等古籍;像钱钟书在“五七”干校无书可读,就反复阅读随身携带的字典和笔记本,等等,大概就是恋书情结的十足表现。

  不必否认,世上确有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之人。会读书者表现出大不同,能够做到“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泥沙悉淘汰,所取唯珠玉”。这种驾驭能力又表现在:勤和绩的统一,变阅读为目耕、舌耕、笔耕,化背诵为记忆体操,以重复为学习之母;博和精的辩证,既“博览众流百家言”,又不失主攻方向,“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学和思的互动,勇于置疑叩问,探幽发微,去伪存真;知和行的循环,“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尺刀”。

  欣赏读书人生,不啻为最好的艺术享受。是“七录斋”的执着,诠释了勤能补拙;是“归来堂”的佳茗,氤氲了琴瑟和鸣;是“汉书下酒”,饮出了奔放豪迈;是“凿壁”和“囊萤”,展示了灵感的创新。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是读书人生的轨迹和共性。列宁读书浩如烟海,终能在煌煌巨著中旁征博引,引文涉及自然和社会科学书籍1.6万多册,鲁迅从少年起就喜爱累积资料,摘抄内容不仅有中外名著,连《康熙字典》里的怪僻字也在之列,钱钟书乃公认的世界级学者,精熟中华典籍,又精通多国文字,对西方古典和各种新兴人文学科造诣颇深,“以生命的极限去探索人文写作和人文学术的极致”。

  古人云:“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对于这两句话,读书人生作了最好的包容、最生动的印证。论及价值,莫过于用陶冶和熔铸为人类文化精华的绵延和发展,创造了活的魂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滕州风物
   第7版:荆泉
   第8版:广告
此情可待成追忆
孤独是春天的旷野
古人的生活原来是这样
读书人生
滕州日报荆泉7读书人生 2025-03-20 2 2025年03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