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蔡澜先生出现在《十三邀》节目中时,已是满头白发,却比许知远更像个年轻人,甚至像个少年。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透着轻松惬意的人生态度。夹一口肉,呷一口酒,人生不过如此。他的文字和他的人一样,幽默风雅,不事雕琢。仿佛他就是那个在街头巷尾溜达,然后把看到的、听到的、尝到的都用最鲜活生动的方式讲给你听的老友。
书里头,蔡澜先生讲了许多好玩的事儿。他说:“为了喜欢写而写,才是一个真正的开端。除了文字之功,还要够真、够坦白。”这话说得实在,让我想起小时候写作文,老师总让写“有意义的事”,可我偏爱写那些在溪边摸鱼、在树上掏鸟窝的趣事儿。蔡澜先生的文字,就和那些事儿一样,没那么多条条框框,却能让人读得津津有味。他写美食,不是简单地罗列食材、步骤,而是把食物背后的故事、情感都揉了进去。就像他在书里讲的吃云吞面,那不仅仅是一碗面,那是香港街头的烟火气,是小时候的记忆,更是人与人之间始终不变的情谊。
还有他讲旅行,也不像那些旅游攻略,告诉你哪儿最好玩、哪儿最值得拍照。他讲的是在旅途中的那些小插曲,比如在印度街头被猴子追,或者是在日本的小巷里和一位老奶奶聊天。这些事儿,看似平常,却透着一股子生活的真味。他让我明白,好玩的地方不在于景点的名气,而在于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感受。哪怕是在自家附近的小公园,只要你用心去观察,那些花花草草,来来往往的人,都能成为你生活中的小确幸。
读着读着,我慢慢品出了一点味道。蔡澜先生说的“活出人间好玩样子”,其实并不难。它不是让你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让你在日常柴米油盐里,找到那些能让自己笑起来、暖起来的小细节。就像他写的那些小品文,篇幅虽短,但每一字每一句都像是从心里掏出来的。他说的“有情”,更是让我感触颇深。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变得很淡漠。可在蔡澜先生的笔下,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都有着浓浓的情谊。他让我懂得,生活不仅仅是自己的事儿,也是和别人一起编织的故事。
这本书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照见了自己生活中的那些被忽略的美好。以前,我总觉得自己过得平淡无奇,可现在我明白,只要用心去感受,生活处处都有好玩的地方。就像蔡澜先生说的,一朵花里也能见世界。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儿,其实都是生活的宝藏。读完这本书,我就像被蔡澜先生带着在人生的路上走了一遭。我开始学着用他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可以很好玩。它让我相信,只要我们带着一颗发现好玩的心,用心去生活,就能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蔡澜先生曾经说过:“要走的人始终要走,可以想念,但是不要过分。”6月25日,蔡澜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愿他在天国也能做一个“笑看人间沉浮事”的小老头。一路走好,此生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