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梦想照耀未来

  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不管长短,梦才是最忠实的陪伴,胜过所有你能想到和接触到的人和物。也许正因此,人类才有了梦想,大概有人类以来,梦想就一直在指引人们前进,成为创造与前进的不竭动力。马云先生告诉我们: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没错,有梦才有未来,从某个意义上说,不再做梦意味着生命的停滞,没有梦想的人类意味着停滞不前。不是别的,而是梦想照亮了未来。

  或许,诗人是人类中最爱做梦的人,因为文学的本质上是作家的白日梦,而诗人最敏感。诗人以文字为舟,将私密的梦境渡向未来的心岸,实现了“我”与“你”在精神高处的奇妙联结。诗歌将梦想传递,超越了时空,照耀了未来。

  初唐的梦是薄雾将散的黎明。“昨夜闲潭梦落花”,张若虚独立春江花月之夜,落英悄然飘入幽梦。这梦是个体对自然流转、生命韵律的观照。是独属于“我”的心灵秘境。此梦,本宜独享,深藏于心湖之底。此刻,诗人们仰望天际,吞吐着日月山河。那梦里,张若虚看见了闲潭落花的缤纷;王勃勾勒出秋水长天的壮阔;陈子昂登临幽州台激荡起豪情。这梦,是个体与宇宙的合唱,是以诗人独特的体验为燧石,凿开了漫漫长夜,传递我们不断感知、不断探索世界的勇气。

  盛唐的梦则是熔金铸日的正午。此间,他们立于寰宇,倾泻着星河瀚海。那梦中,李白梦吴越,踏青云,以梦为舟驶向彼岸;杜甫怀天下,忧黎民,沥肝胆于千秋史笔;王维望空山,等新雨,浸染松间明月的澄澈。这梦,传递了我们对自由与旷野、梦想与希望追寻的力量。

  而南宋的梦,却在临安城弥漫的暖风与笙歌中,沉入深秋的暮色。此夜,陆游僵卧孤村,铁马冰河入梦来,宝剑在壁上悲鸣着未酬的壮志。这梦里,是民族不屈的铁骨,是收复故土的炽热渴望,是家国之思与民族之魂。这梦不再属于个体,而是中国人不灭的精神财富。

  不仅仅是诗人,人皆有梦,梦是心灵的寄托,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梦想也可以赠与他人,帮助无数人。梦的传递,非浮面交接,乃化时空种子,深植血脉。它唤醒感知万物的敏锐,点燃追逐光明的渴望,赋予守护家国的磅礴力量。当今时代,这血脉之梦正以空前姿态,在复兴征途奔涌聚合。

  近代,在山河破碎的暗夜,严复案头《天演论》闪烁着救国图存的烛火;抗日烈士墓前,“民族魂”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那是无数忠骨用热血铸就的不屈脊梁。他们用青春与热血点亮着我们的梦:一个富强、自由的中国梦。

  马丁·路德·金曾在演讲中深情描绘他的梦想:“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内涵:‘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这份平等与自由的梦想,穿越时空,触动着无数人的心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奋斗。正是因为怀揣着这样伟大的梦想,用行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将自己的梦想赠予了他人,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同样,袁隆平先生一生都在追逐“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杂交水稻事业,只为让更多的人免受饥饿之苦。他的梦想,也赠予了他人,不仅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也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伟大的梦想赠予他人,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给予人们无尽的力量和勇气。

  梦之于现实,贵在价值共鸣与精神指引,而非强加意志。赠梦,绝非简单的意念移植,更需警惕沦为“平庸之恶”的温床。汉娜·阿伦特警示我们,盲目服从与放弃思考是可怕的,会走向“可怕的负面团结”。历史殷鉴不远,希特勒曾将极端民族主义的疯狂之“梦”强加于德国民众,其恶果是人类文明的浩劫。这警醒我们,真正的赠梦,是寻找梦想价值的“最大公约数”,是应他人心灵所需的精神指引,而非以己之梦强行取代他人之选择。正如国家推动“村村通”工程,并非凭空塞给村民一个梦想,而是在洞悉其对美好生活的普遍渴望后,以通达之路铺就他们实现自身梦想的坦途,赋予其“脚下有路,梦有归处”的踏实感与方向感。

  那就让我们以梦为马,将自己心中的梦想传递给他人,携手共进,共同奔赴那片璀璨的星河,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在这个充满梦想的时代,让我们用梦想编织未来,用行动诠释梦想的力量。让这不息的梦,汇入人类向星辰大海进发的无垠和声——那正是我们照耀未来发出的最恢宏的回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周末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让梦想照耀未来
夏夜漫步
朝夕食光
路桥印象·民生刻度
滕州日报荆泉7让梦想照耀未来 2025-07-19 2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