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高温不仅考验着我们的身体,更对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个季节里,我们不仅需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更应当时刻保持警惕,确保自身和财产的安全。
安全行车有技巧
持续炎热高温,公路路面上的温度更高,这给行驶的车辆带来了不小考验。在夏季行车时,如何既科学避暑降温,又保障行车安全呢?
这些物品不要放在车内
打火机、防晒喷雾、碳酸饮料等罐装带压力物品,受热 易发生膨胀。
花露水、酒精等,挥发产生易燃气体,车内温度过高,达到燃点或者遇明火,易发生轰燃。
老花镜、放大镜、瓶装水等有凸透镜效果的物品,长时间聚光发热,容易引燃车内可燃物。
充电宝、手机等电子产品,高温环境下电池易发生鼓包, 有爆炸危险。
路面气温升高,车辆轮胎压力难顶
驾车时车主应加强对车辆轮胎情况的关注。应尽量减少紧急刹车,以免加剧胎面磨损。此外,胎压不标准,也会导致轮胎过度磨损,造成爆胎。
高速连续行驶后,勿直接向轮胎酒水降温
夏天在高速公路行驶几小时后应注意停车,以便让轮胎降降温。不过,切莫直接往轮胎上洒水降温,这会导致轮胎产生裂纹,缩短使用寿命。
安全使用“防暑神器”
夏天,不少人使用杀虫剂、花露水、蚊香等灭蚊驱蚊产品,错误使用这类“防暑神器”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杀虫剂中,有一些成分属于助燃物质,遇到明火很容易 燃烧,且燃烧剧烈。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各种花露水、驱蚊水,其主要成分是乙醇、水等,使用时也要注意远离火源。
点燃的蚊香,要放置在金属支架上,不可放在木凳、床单等易燃物品旁。蚊香在阴燃时,火点最高温度可达700~800℃,可将蚊帐、衣服、纸箱等易燃物引燃。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