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7
~~~
~~~
~~~ 马润涛
~~~ 孙化超
~~~——献给国资国企革新的时代礼赞
赵国峰
~~~ 赵曰春
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童年故乡迎立秋
赵曰春

  蝉鸣还在老槐树梢滚着金珠子,奶奶就开始数着手指头念叨了:“过三天,该咬秋了。”

  那时的立秋,是藏在瓜架下的。我家院角的棚子爬满了甜瓜藤,巴掌大的叶子被晒得打卷,却总在傍晚透出点不一样的香。奶奶会牵着我去摘最黄的那只,说是“秋瓜得带露摘,咬下去能把夏天的热气压进土里”。她的手总带着灶灰的暖,指甲缝里嵌着泥土的黄,掐断瓜蒂时“啪”的一声,像给立秋敲了第一记梆子。

  真正的热闹在立秋当天。天刚蒙蒙亮,爷爷就扛着梯子往院外的老槐树上爬。他会在最高的枝桠系上红布条,说是“系住秋神的脚,让庄稼多晒几天太阳”。红布在风里飘,像片小云彩,我们一群孩子仰着脖子看,嘴里的瓜籽都忘了吐——爷爷说,谁先看见红布飘动,秋天就能多分到一块月饼。

  早饭一定是新收的小米熬的粥,配着腌黄瓜。奶奶总说:“立秋得吃点酸,不然秋老虎该咬你脚后跟。”她的腌黄瓜切得细,撒着芝麻,酸得人眯眼睛,却越吃越想吃。到了晌午,灶台上的铁锅就开始滋滋响,是给家里壮劳力“贴秋膘”的红烧肉。肉是前一天从镇上肉铺割的,肥瘦相间,炖得软烂,筷子一戳就颤巍巍的。我总趁奶奶不注意,伸手抓一块塞进嘴里,油星子沾在嘴角,被她笑着用围裙擦掉:“小馋猫,秋膘得慢慢贴。”

  下午的时光属于晒谷场。大人们把割好的谷子摊开晾晒,我们就在谷堆旁追逐打闹。立秋的风跟夏天不一样,吹在身上不黏糊,带着点干爽的凉。有老人坐在场边的石碾上,嘴里叼着旱烟袋,说“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眼睛却望着天边的云,像在跟老天爷讨价还价。我和小伙伴们会捡来秕谷,比赛谁撒得高,看它们被风吹得漫天飞,像一场金色的雨。

  太阳快落山时,奶奶会把早上摘的甜瓜、西瓜都切好,摆在场边的石板上。全村人聚在一起,你一块我一块,边吃边说笑。西瓜的甜水顺着胳膊肘往下流,滴在晒得发烫的地上,“滋”的一声就没了。有人说“咬秋咬秋,咬掉灾忧”,大家就笑得更欢了,连蝉鸣都好像软了几分。

  后来我走了很多地方,也见过立秋的仪式。有精致的点心,有热闹的庙会,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去年秋天,在菜市场看到卖老南瓜的,闻到那股熟悉的土腥香,忽然想起奶奶系在槐树上的红布——原来少的不是仪式,是那双手掐瓜蒂的暖,是谷堆旁带着汗味的笑,是整个村子都浸在里头的、慢悠悠的盼。

  风又起了,像是从故乡的老槐树下吹来的。我知道,那里的立秋,还在等着有人回去,咬一口带着露水珠的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7
荆泉
村庄历史记忆
红荷湿地游记 诗一组
辰龙赋
童年故乡迎立秋
滕州日报荆泉7童年故乡迎立秋 2025-08-13 2 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