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健康养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8月19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温高湿天气 这样做更健康

  冯清芳

  

  高温高湿的天气里,总有人觉得没胃口、浑身沉,人体易受“湿邪”“热邪”侵扰,稍动一下就出汗。其实这不是“娇气”,是身体在湿热环境下的正常反应,掌握科学的养生方法,能帮我们安然度过这段时期。

  

  喝水别等渴,喝对才管用

  

  高温高湿时,人体出汗多但汗液蒸发慢,易出现“脱水不显性”——看似没大量出汗,却已处于缺水状态。等觉得口渴时,身体已经缺水了,建议每隔1小时喝100-200毫升温水,一天喝够1500毫升到2000毫升左右,别一次灌一大杯。

  以温凉白开、淡茶水(如绿茶、荷叶茶)为佳;出汗多可加少量盐(1升水加约0.5克盐),或喝绿豆汤、酸梅汤(少糖),既能补水又能补充电解质。

  出汗多的时候,光喝白水不够——汗液里有盐分,丢多了会心慌乏力。可以在水里加一点点盐,或者煮点绿豆汤、酸梅汤(少放糖),既能补水又能补盐分。

  别贪凉喝冰水、冰饮料,突然摄入低温饮品会刺激胃肠血管收缩,引发腹痛;也别用啤酒、奶茶代替水,前者易加重身体湿热,后者含糖量高,可能引发困倦。

  

  饮食要清淡,脾胃不“罢工”

  

  湿热天里,脾胃就像被捂住的锅,消化能力会变弱。饮食需遵循“清热不寒凉,祛湿不油腻”原则,这时候别吃太油太辣的,比如火锅、炸鸡,会让脾胃更累。

  可以多吃些能“排水”的食物,比如:冬瓜切片煮水喝,丝瓜清炒,红豆和薏米(薏米最好炒一下,不刺激胃)煮粥,都能帮身体排湿气。蛋白质也得补,比如清蒸鱼、鸡蛋羹,好消化又有营养,应避免红烧、油炸类油腻食物。

  少吃“湿热之源”的食物,比如:辛辣、甜腻食物(如火锅、蛋糕)会加重体内湿热,可能引发长痘、便秘;生冷食物(如冰粥、冰西瓜、雪糕、冰淇淋)则易损伤脾胃,建议适量食用,且别在空腹时吃,吃多了凉的,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或消化系统紊乱,导致拉肚子、没胃口。

  

  起居要舒适,少受“湿邪”扰

  

  家里潮乎乎的话,每天早晚开窗通通风,或者开空调的除湿模式,把湿度降下来。出汗后衣服湿了要赶紧换,不然湿气会顺着皮肤钻进身体。

  空调别开太低,26℃最合适,风口别对着头和腰吹。从外面回来一身汗,先在阴凉处歇会儿,擦干汗再进空调房,不能对着空调口吹风降温,防止冷热交替引发感冒。

  中午可以补觉15到20分钟,不宜睡太长时间,别趴在桌上睡,垫个枕头靠着歇会儿就行,能帮身体恢复精神。

  

  运动要适度,温和最重要

  

  高温高湿时运动易疲劳、中暑,需调整强度和时间,大热天别去跑步、打球,容易累还可能中暑,可以趁早上凉爽的天气或傍晚太阳落山后,在树荫下散散步,或者在家做几个简单的拉伸。

  运动完别马上喝凉水,先喝两口温盐水。汗没干的时候别洗澡,等身上不发烫了,汗液散去,用温水洗,这样不容易着凉。

  高温高湿天气的养生核心,关键是“顺”——顺着身体感觉,别硬扛;顺着天气的特点,少贪凉、少劳累;不贪凉、不过度劳累、饮食清淡,让身体在湿热环境中保持平衡。做好这些细节,就能减少不适,保持清爽活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健康养生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高温高湿天气 这样做更健康
初秋养生 有道可循
别让老年抑郁压垮晚年生活
滕州日报健康养生6高温高湿天气 这样做更健康 2025-08-19 2 2025年08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