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时评作为洞察社会万象的一扇窗,愈发凸显其重要性。《非常相对论》(线装书局出版)便是这样一本时评选集,作者杨常对先生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将时事、社会、教育、生活等多方面的现象与问题呈现在读者面前,引领我们深入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时事篇中,作者从古论今,提出“多补精神之钙”,倡导天天读书。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忽视精神世界的充实,而作者的观点如同一剂良药,提醒我们回归阅读,从书籍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丰富精神世界。这种对精神追求的强调,基于对社会现状的深刻观察,让我们在关注物质生活的同时,不忘滋养自己的灵魂。《与其抵制洋节,不如让传统节日与时俱进》更是观点鲜明提出了,允许传统节日被改造,尤其是被年轻人改造,要注重个体的愉悦与体验。
社会篇直击当下热门话题,如“老人变坏了吗”这样的问题,引发了大众的广泛讨论。此类话题关乎社会道德与伦理,极易触动公众的神经。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对各类社会现象的梳理和分析,引导读者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让我们意识到不能以偏概全,要深入探究现象背后复杂的成因,从而对社会问题有更全面、客观的认识。比如在《环卫工真的在乎放不放鞭炮》一文中,作者更是透过网络迷雾,提出了环卫工是否得到应有的报酬,是否获得明文规定的数倍工资问题,可谓击中要害。
教育篇中,作者针对教育领域的种种现象与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振聋发聩。特别是对乡村学校消亡这一现象的关注,体现了对基层教育的深切关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乡村学校的发展关乎无数乡村孩子的未来。作者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剖析,呼吁社会各界重视乡村教育,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与支持,为乡村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状元”只是一群努力的人》中,更是从抢生源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中陈述己见。
生活篇则聚焦于日常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如做父母、孝老、消费、离婚等。作者从这些贴近生活的话题入手,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这些观点并非泛泛而谈,而是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能够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
杨常对先生的时评写作具有鲜明的特点,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他善于以事实说话,将观点巧妙地融入对事实的叙述与分析之中,而非强硬地塞给读者。在论述过程中,逻辑结构清晰,具有较强的思辨性。他通过层层递进的分析,引导读者逐步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他注重文采,深知“言之有文才能行之甚远”。无论是引用古诗词,还是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都为文章增色不少,使读者在获取信息、思考问题的同时,也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整部书,金句迭出,读来轻松诙谐,这也看出作者极高的语言天赋和行文节奏的把控能力。
正如鲁迅所说:“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书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虽然时代不同,但时评的价值与意义始终未变。《非常相对论》正是这样一本具有现实意义的时评选集,它以犀利的视角、深刻的思考和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又充满思考的世界,让我们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