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换季的时节,我打开儿子的衣柜,准备把夏天的衣服收起来,换成秋天的。拉开收纳箱,翻出一个浅蓝色的小布包,一股木制衣柜的清香扑面而来。里面是一件小小的连体衣,白底黄圈,面料软乎乎的,胸前还留着一块洗不掉的奶渍。
拿着这件衣服,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七年前的那个下午。那时候,儿子还是摇篮里的小肉球,脑袋圆圆的,在婴儿车里手舞足蹈。我拿奶瓶给他喂奶,一个不小心被他扯住奶嘴,溅出来的奶液一下浸透了这件连体衣。
“妈妈,你在笑什么呀?”儿子跑过来,一脸好奇。
我把连体衣递给他:“看,你小时候就这么小。“他接过衣服在身上比了比,只够遮住肚子。“啊?我真的这么小吗?现在穿不下了,要不把它送到楼下旧衣回收箱里去吧。”
送走?我的心猛一紧。在儿子看来穿不下的旧衣服,对我来说,却像是一枚时光胸针,将他牙牙学语的婴儿期封存在我心底。
我想起有一次带他去郊外吹蒲公英。田野里风一吹,绒绒球四散开来,飘向远方。儿子仰着脖子问:“它们为什么要飞走呀?”我告诉他:“每一颗种子都是妈妈的孩子,长大以后,终将会告别母亲的怀抱,去远方落地生根。那些飘散,是告别,也是新生。”他眨着眼睛,似懂非懂。
我拉他坐在衣柜前,将衣服一件件拣出来,和他聊天:“这件蓝色的奥特曼短袖,是你两岁生日时小姨买的。当时你穿上它笑成了一朵花,许愿时,蛋糕蹭了你一脸。”
“还有这件泳衣,我们去海边玩,你一个劲儿往海里跑,衣服全湿透了,妈妈才给你买了这件。你那天在海水里玩到天都快黑了,还不愿意走。”儿子展开泳衣,眼睛亮晶晶的:“我想起来了,那次我在海边捡了好多贝壳!”
整理完毕,他看着那一摞衣服,对我说:“妈妈,这些衣服虽然小了,但还很干净。我们把它送给表弟穿可以吗?这样,我的衣服就可以陪着弟弟度过许多美好时光了。”我看向儿子,内心被温柔的情绪填满。我本来想教他如何告别,没想到,他用自己的方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其实,养育孩子本就是一个温柔漫长的告别。我们告别孩子襁褓中的奶香,迎来他蹒跚学步的独立;我们告别他幼儿时期的依赖,迎接他滔滔不绝的问东问西。就像龙应台所说: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我们能做的,不是把他们紧紧攥在手心,而是陪着他们,欣赏那些飘散的蒲公英,然后告诉他们:“别怕,你看,我们告别了旧的衣物,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在长大;我们告别了过去的阶段,是因为我们的心灵在丰盈。这些被我们留下的东西,不是被抛弃了,它们只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然后变成了我们记忆里闪闪发光的星星。”
就像非洲草原上的斑马,当有同伴离去,会用鼻子轻嗅对方,似乎在说:“我记得你。”我也想让孩子明白,记得,就是最好的告别。
当天晚上,儿子抱着他的奥特曼抱枕,在我耳旁说:妈妈,我把衣服送给弟弟了,但我会一直记得和它们一起经历的事情。我摸摸他的小脑袋,轻声说:“是的,只要我们记在心里,就不会真正离开。”
窗外,点点繁星挂在城市的上空。我意识到,我的孩子又长大了一点点。而我,也在这场关于告别的练习里,和他一起,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放手,如何更深地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