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 董帅
时下,走进文化路实验小学,随处可以感受到传承弘扬“善文化”的浓厚氛围。学校以“让每个生命都绽放精彩”为教育理想,依托“达人教育 六声行动”,致力于打造敬业、有爱、鼎新、共进的善师团队,培养健康、活跃、卓越、明理的善行达人,让教育在“善文化”的土壤中自然生长,让每个成长足迹都充满温度与力量。
强教赋能
以“善文化”涵养强师担当
弘善之道,贵在为师。文化路实验小学注重用深厚的“善文化”涵养有担当、有情怀的教师队伍,以“善心”铸师魂。学校常态化开展浸润“善”理念的师德师风培训,选树“善教”标兵、“双十佳”教师,涵养仁爱奉献、向善而行的高尚情操,激励教师“臻善”教育初心,使“善教”首先源于纯净高尚的“善心”。依托齐鲁名校长培养工程目标,积极借智引善,对接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邀请省内外专家组织高品质培训,赋能教师专业成长。依托“1453”教师培养机制,分层育善师、梯队培“善能”,不断提升育人智慧与能力,实现从“能教”到“善教”的专业跨越。
学校积极构建教联体联动机制,创新“善育共同体”,探索“1+1+N”成长陪伴工程,通过“智慧力对话”家庭会议、携手共育社会实践行、家长进课堂、校警家护学岗等特色项目,推动“善文化”从校园辐射家庭与社会,凝聚“达人”成长合力。
学为中心
以“善文化”引领健康成长
“‘善文化’的灵魂在于学生,唯有以‘学为中心’,才能真正引领生命健康成长。”校长刘冬梅说。学校积极构建“三全四心五育”德育工作模型,将核心素养具象化为可观察、可评价的成长印记。开展红色基地寻访、清明祭英烈等活动,厚植爱国情怀;依托军营探秘活动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立报国之志;组织开学典礼、入队仪式等仪式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认同和归属感;宣传学习“新时代好少年”,树立身边榜样。
立足“让学习真正发生”的教学理念,学校积极建设“臻善课堂”,用“善问”引领课堂,让“善思”充满课堂,抓“善辩”激活课堂,促“善用”创新课堂,形成“学-问-思-辩-行”动态循环,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学校精心打造“一班一品”文化氛围,建设达人书院、博物课程中心、生命安全室外教学场、创客中心等浸润式育人场域。
课程提质
以“善文化”唤醒传承根脉
刘冬梅介绍说,文化路实验小学将“善文化”作为育人核心,以校本课程为抓手,打造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格物课程体系,构建了载物园、博物家、开物社等课程群,引导学生完成从“知善”“行善”到“扬善”的品格升华,使先贤智慧真正滋养当下的成长。
《开物臻创》课程致力于传承工匠精神与科学家精神,精心构建“科技+”“科幻游”“科创梦”三大实践路径,让学生在实践与竞赛中锤炼技能,在科技节、科普舞台等活动中内化“善创”精神,彰显“善文化”下对求真、合作与创新品格的执着追求。《墨韵春秋》课程通过诵读、演绎、传承墨学经典,实现了认知与行动的贯通,学生通过经典诵读理解“兼爱”内涵、借助情景思辨感受善行,开展志愿服务践行善举,将墨家的“兼爱”落实为具体行动。两大课程相辅相成,涵养“仁爱之善”,共同构筑了学生“心怀大爱、手有巧艺、行有担当”的健全人格,实现了传统文化传承与时代新人培养的有机融合。
在文化路实验小学,“善”不仅是理念,更是可见可感的行动与氛围。未来,学校将继续深耕“善文化”教育实践,以“善教”启智润心,以“善学”筑基未来,让“善”的种子生根发芽,为“中华善城”的城市名片写下最生动的教育注脚。
学生们参加校园马拉松比赛。
学生们在参观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