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克什克腾草原。那里的天空格外明朗,朵朵白云悠然飘荡,秋风为无边的草场披上金色的薄纱。散落其间的羊群,像撒在绿毯上的珍珠,又像大自然温柔的眼睛。远处阿斯哈图石林巍然耸立,宛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眺望之际,几座洁白的蒙古包若隐若现,为这幅画卷添上灵动的笔墨。
走进蒙古包,醇香的奶茶、酸甜的奶皮子依次奉上,丰盛的烤全羊令人垂涎。主客盘腿而坐,亲切交谈,互敬哈达,举杯共饮。饭后,激昂的马头琴声响起,身着盛装的姑娘们翩翩起舞。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的,这份热情让我真切体会到“蒙汉情深何忍别”的真谛。这一刻,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我心中深深扎根。
辞别草原,我来到北京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祭天建筑群,承载着“天圆地方”的古老智慧。漫步丹陛桥,仰望祈年殿的蓝瓦金顶,抚触参天古柏的斑驳纹理,每一步都仿佛在与历史对话。这里不仅是古代帝王祭天的场所,更是中华文明敬畏天地、自强不息的象征。
最后一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从南湖红船的复原模型,到长征路上的简陋物品;从开国大典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到“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奋斗的故事。站在“蛟龙”深潜、“嫦娥”探月的展板前,我热血沸腾——这就是一代代人用青春和热血铸就的强国之路!
这趟旅程让我明白:真正的成长,是把壮美山河装进心里,将奋斗精神融入血脉。作为新时代少年,我要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行动践行担当,让强国复兴的火炬在我们手中永远传递,照亮中华民族的前行之路!
(指导教师 宋福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