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身,在于以思想的劳绩打开日常现实的深度。让我们可以本真的个性与万千个灵魂相遇,在他们的教益与引领下体悟个体境遇的存在之义。素眼观书,如在历史传统与文化遗产的万山秘藏里随意观览,在作者、作品、风格的交响和声中获得本真的体悟。
数年不辍,不自觉得到锤炼的思考和意识,则会让人渐渐形成对于创作和书写的精确直觉,在浩瀚的人文宇宙中找到引路的智者。随着它,初涉创作之旅的我们也许会发现更深厚的文学传统,而我们,则共同行走于其中一条分叉小径上,一起走向某种契合个人才能的、切身的深度。
随着年岁被时间之轮反复碾轧,越来越多的智者都如熟悉的朋友,在某些瞬间打开惯常的细节,更改我们对于当下的体验,予我们一种恍若在别处的生活质感。日常现实本身则如镜像,我们的生活由此获得一种深刻的双重性:表象以及其下混沌的真实。正是这种拷问生活的独特哲学,让我们自己——无论是读者还是作者,人生航迹均因此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