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7
~~~
~~~
~~~—— 浅析《声声慢》中意象
渠怀琨(滕州一中高三50班)
~~~—— 《滕州统战志》读后
孙健哲(滕州一中2020级35班)
~~~ 刘炜康(滕州一中2021级28班)
~~~ 王潇(滕州一中高二43班)
~~~ 刘家旗(北辛中学七年级12班)
2022年09月14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学距我有多远
刘炜康(滕州一中2021级28班)

  乍闻“国学”二字,我们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呢?用什么来比喻心中国学的形象呢?像那手中闪亮的宝石吗?不,还有些距离感。是像远处美丽的风景吗?还不够。我们内心多少有种意识——国学除了华丽与遥远,还高高在上,就像夜空中的星。

  本人学识短浅,只是描述自己对国学的印象,不知各位是否有同感。那么,国学距我们,到底有多远呢?

  国学,便是我国传统的学术,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面对《道德经》《庄子》等古人著作,加之其语言形式为文言文,我们不由地认为其高高在上,遥不可及;面对《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专业文献,作为“外行”,我们难免只是走马观花,认为很有道理,但不知为何是这样;面对《史记》《汉书》等史书,其中某某几年等各式纪年法,或者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各地地名,都让人望而却步,即便鼓起勇气开始阅读,不久也会眼冒金星败下阵来。这的确是阻挡我们亲近国学的障碍。

  这么说来,国学是一个“门槛高”的学问。确实如此吗?不是。我们平常所用的歇后语、成语、谚语;节日习俗比如说过年放鞭炮,贴春联,还有端午龙舟,元宵灯谜,这些离我们都不远,就在生活当中,不经意地被使用。所以,国学所纳范围极广,部分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现在我们仰头看那些古籍,抛开文字,感受其思想,我们看到:仁、礼、诚信、民本、孝顺、宽容、勤劳、节约……这难道不是我们从小就被要求所拥有的品质,所认同的价值观吗?我们惊奇地发现,先贤的著作论说的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只是在教导我们如何为人。

  一切便豁然开朗。国学不是天边的星辰而是我们身处的宇宙,感觉触摸不到是因为我们就身处其中,就像水之于鱼,空气之于人类。身处其中,距离便无从谈起。

  一呼一吸,被国学滋养的我们,又当怎样对待国学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奋进新征程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7
荆泉
酒入愁肠肠寸断,雁过梧桐黄花散
弥足珍贵的红色记忆
国学距我有多远
夏霞是最美的意象
我的军训日记
滕州日报荆泉7国学距我有多远 2022-09-14 2 2022年09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