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马润涛
~~~ 司民
~~~ 王广增
2022年12月06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就诊记
马润涛

  常言道,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这是一句老话,我已听了无数遍。小时候是听家人说,长大后是听别人说,老了是自己说给别人听。

  我患牙疾是步入老境后的事情,一上来很轻微,隐隐约约地疼,含几粒花椒壳就好了,因此也就没引起自己的重视。后来疼得越来越厉害,花椒壳已经不管用了,疼到连觉都不能睡,我一遍一遍地刷牙,或高一声低一声地呻吟。老伴劝我上医院。医院给拍了片,开了两样药。实践证明,甲硝唑和螺旋霉素治疗牙疼有奇效,后来牙再疼时,我就叫妻子到药店买甲硝唑和螺旋霉素。近几年,这两种药成了我家的常备药,而牙疼也成了我生活中的一种常态。

  其实,疼就是牙发出的一个信号,告诉你这颗牙已经离掉为期不远了。开始,我的牙是一小块一小块地掉,且没有一颗掉利落,总是掉半截留半截,甚或留下一个牙根,就像懒汉用钝镰割过的麦地。我的牙先从最后头的开始掉,且像商量好似的,上下牙一起掉。之前没疼过的牙,也有掉的。再后来门牙也掉,先是一颗,后来又毫无征兆地掉了一颗。掉第一颗门牙时,妻子说太难看了,赶快去把留下的一截牙拔了镶上。可她转而又说,一颗牙恐怕不能镶,要镶还得拔一颗好牙。我当即就否定了妻子的建议,原因有二:一是不情愿,这坏牙拔去就算了,若还连累好牙,我不能接受。再说了,把好好的牙拔掉,那不是更疼吗?二是吃饭虽有点障碍,但还能凑合着吃,得过且过吧。然而,当第二颗门牙掉了后我就不那样想了。因为,这不但影响到吃饭,还影响到说话——一说话嘴就露风。还有一个问题也很重要,就是影响个人形象。打个比方说,门牙一掉,就像一间房子敞着门。

  我简直是被“逼上梁山”才狠下心拔牙的。那次去医院看牙,恰逢“爱牙日”,这让我很自责——要是早知道有这么一个节日,一上来就爱惜牙,或许也不会坏成现在这样。

  我第一次去的是一家小医院,妻子几年前曾在这里镶过牙,说这里便宜。进了诊室,接诊的是一位中年大夫,他让我躺在一张椅子上检查,接下来问我服过什么药,我说我血脂高,服着降脂药和阿司匹林。大夫说,你得把阿司匹林停下来,不然会出血多,等一周后再来拔吧。

  第二次去,接诊的却换成了一位年轻大夫。是他主动招呼我过去的,我看旁边的那位大夫桌前已经有几名患者在排队等候,便很顺从地走到他面前。他询问了几句便让我躺下来检查,检查后他对我说,你的牙不好拔,旁边的那颗牙好像也有问题,拔这两颗牙弄不好还会碰掉另一颗牙,建议去大医院拔。

  妻子当天下午就陪我去了一家较大的医院,接诊的是一位老大夫,一看就让人放心。我心里说,看病还是得到大医院,即使多花点钱也值得。我先给大夫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和想法,接着他简单询问几句便让我躺下检查,然后告诉我,说我除了已坏的两颗门牙要拔,左边挨着的一颗也有问题,应该一次拔了去。我原打算把右下颌的一颗牙根也拔了去,大夫说,这次先拔三颗门牙,另外一颗几天后再来拔,至于其他的坏牙,得分几次拔。

  在妻子去交费的这段时间里,大夫先给我打了麻醉药,一颗牙打一针。在等待的间隙,我开始紧张、害怕,又期盼那一刻快快到来,就像考生高考前的心情——考完也就解脱了。

  妻子还没回来,我开始着急。如果拔牙时妻子不在身边,那样就会少一个给我壮胆的人。可是大夫并未等我妻子来,也没同我商量,就开始动手拔牙。其实“拔牙”是个通称,在我这里,那个“拔”字几乎用不上。我没能看清大夫用的什么工具,但肯定不仅是钳子。还有什么呢?我的牙齿好像是被敲掉的,对,就那种感觉。一下,两下,一颗牙至少要敲三下。大夫一面敲一面还说,你的牙齿够硬的呀。这不是矛盾吗?牙齿硬怎么还会掉呢?可就因为这个“硬”啊,让我多吃了不少苦头。敲牙是最难忍受的,不是说牙疼,而是震得头疼,很剧烈的那种。这让我陡然生出多余的担心,怕牙拿不下反而把脑子震坏。三颗门牙被敲掉了。大夫对我说,创口有点大,我得给你缝两针,到下周五来拆线。我的嘴木木的,无法回应大夫,好在妻子已经回来,替我应了大夫。那么,什么时候才能镶牙呢?知夫莫若妻,妻子好像猜出了我要问大夫的话,在一旁自说自话,说镶牙得等三个月后吧?嗨!妻子拔过牙镶过牙,也快成牙科大夫啦。

  三个月后准备镶牙,经同学推介去了另一家专科医院。去之前妻子对我说,就去咬个牙印,用不了多长时间。然而,因为我的牙,医生竟推迟了下班的时间。原打算镶三包二,最终却变成了镶三包三,一合计六颗牙得近万元。如果连之前拔牙的费用加起来,一万元还多出不少呢。当然这不能怪医生,要怪只能怪自己的牙齿不争气。咬牙印之前要先清理口腔,对牙齿打磨或修补,做完这些之后,还做了一个临时牙模扣上,暂时用来保护牙槽。

  一周后再次来到这家医院,主任亲自动手给我镶了牙,也就十几分钟的工夫。然后主任拿来镜子让我看,笑着对我说:“让您老伴也看看!”妻子说:“比先前好看多了,能年轻好几岁呢。”妻子的话我很受用,心想坏事变好事,原来的牙长得很不整齐,这次镶完不仅整齐了,而且非常光洁。这次虽花了不少钱,却让我体验了不同的技术,享受了不一样的服务。

  经历过拔牙、镶牙,后来还经历了一次补牙。对补牙开始我是轻视的,觉得前两关都过了,补补牙还有什么了不起。然而,我想错了——由于医生没打麻药,那个疼呀,真是无以言表。补一颗牙一共没用到十分钟,可疼得我出了一身汗。

  从看牙、拔牙、镶牙再到补牙,我先后去了多家医院,有一个意外发现:去看牙医的老人很少,多数是孩子。那次和医生预约了去医院,由于去得晚一点,到了后发现坐满了等待就诊的人,除了我之外全是孩子。现在的中小学生戴眼镜的越来越多,难道患牙疾的也越来越多?候诊的过程中我仔细观察,发现有一些孩子不是患牙疾,而是去矫正牙齿。听旁边一位孩子家长说,她的女儿一次拔了四颗牙,花了一万多元。还说,怕孩子的奶奶心疼孙女,来拔牙都没敢让孩子的奶奶知道。听到这儿我不由蹙了一下眉头,想不到现在的人们为了美观不惜花费重金和牙齿较劲。

  经历了拔牙、镶牙这件事,我想了很多。我原本以为不是病的牙疼,治疗起来费用竟那么高。这看似小问题的牙齿,其实问题并不小,为了少花些钱,有的牙病患者选择到小诊所去治疗,甚至有的牙坏了掉了也不治疗。还有,价格比较混乱,同样镶一颗牙,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如果是种牙,一颗牙都在万元以上。好像还存在着过度治疗问题,这主要反映在青少年和儿童身上。例如,有的孩子的牙本不用拔,但为了美观也拔了。总之,关于牙的问题,实在是不少也不小。希望有关方面要切实重视起来,因为这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老年天地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就诊记
说说滕州地区的方言成语
吃鸡往事
滕州日报荆泉7就诊记 2022-12-06 2 2022年12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