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3月07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信不疑

  公元263年,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以“不孝”的罪名被处死,时年40岁。临刑前,嵇康对哭哭啼啼的儿子说:“巨源在,汝不孤矣。”意思是说,只要你山涛叔叔在,你就不会孤苦伶仃,他一定会把你抚养大的。尽管这之前,嵇康曾公开写信与山涛绝交,闹得沸沸扬扬,无人不知。果然,嵇康死后,山涛精心抚养他的孩子,视为己出,不仅使其衣食无忧,而且亲授学业,悉心教养,使其成为一代人才。嵇康坚信的是山涛的人品与操守。

  三国时,有一次学者卓恕从建业回会稽,向好友诸葛恪辞行。恪问:“你什么时候再来?”卓恕说了一个日期,并说:“那一日我会亲自来拜见你。”到了那一天,诸葛恪为了接待卓恕,准备了好酒好菜,找了几个朋友相陪。眼看饭点过了,还没见动静,客人们都以为会稽与建业相距一千余里,一路上江湖阻隔,风大浪急的影响难以预料,怎会如期到达?诸葛恪说卓恕是个守信之人,说到做到,再等等。没过一会儿,卓恕果然风尘仆仆地到了,大家都非常吃惊。诸葛恪坚信的是卓恕的诚实守信。

  公元1519年,南昌的宁王朱宸濠叛乱,声势浩大,气焰嚣张。消息传来,朝廷乱成一团,人心惶惶,君臣束手无策,都在准备后路。只有大臣王琼镇定自若,对大家说:不用担心,前边有王守仁坐镇,我坚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平定叛乱,捉拿反贼归案。果然,仅仅用了35天,王阳明就运筹帷幄,摧枯拉朽,大获全胜,剿灭叛军,俘虏了宁王朱宸濠。王琼坚信的是王阳明的能力与本事。

  道光十七年,两江总督陶澍准备前往江西阅兵,中途经过湖南醴陵,见到还是平民百姓的左宗棠。一席畅谈后,他对左宗棠非常赏识,不顾身份悬殊刻意结交左宗棠,还要让独子与左宗棠的女儿订亲。因为他看到了左宗棠的真才实学与文韬武略,坚信左宗棠将来的功业必在自己之上。后来,左宗棠果然大展宏图,一飞冲天,军功政绩皆是一流,不论事功业绩还是名声威望,都远高于陶澍。陶澍坚信的是左宗棠的志向与才华。

  孙中山组织反清起义,有一个忠实的追随者宋耀如,即宋庆龄的父亲。他始终坚信服膺孙中山的革命主张,不仅自己积极参加,不遗余力,是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之一,而且动员全家参加革命事业,不惜毁家纾难,被孙中山誉为革命的“隐君子”。孙中山也没有辜负他的信任,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于革命成功,一举推翻封建王朝,建立共和。宋耀如坚信的是孙中山的决心与意志。

  人生辞典里,信任是一个很重要的词,被人相信乃至坚信不疑,是荣幸而值得骄傲的。被人坚信,必有可信之处,或志向才华,或能力本事,或气节操守,或诚实守信,或德行品格,或人格魅力,能具备其中一条,就有值得信任的理由,而具备哪一条都不容易,非千锤百炼苦修研磨不能成其事。当然,“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愈难才愈显其可贵,越值得珍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聚焦2023全国两会
   第4版:综合
   第5版:城事
   第6版:滕州风物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白居易以诗晒薪
坚信不疑
攀高枝儿的后果很严重
不骄方能师人之长
滕州日报荆泉7坚信不疑 2023-03-07 2 2023年03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