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登
中国的地名有许多来源于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柴胡店村村名的由来就很有趣味。据《柴胡店镇志》记载,柴胡店村内四圣王庙碑文上书:该村在夏商时期形成村落,古薛国建立后,逐渐成为南北通衢要道,来往车马行人多,因村内柴、胡两姓于大道旁开设旅店而得名。战国时曾是孟尝君囤积柴草处,故有“柴禾园”之称,后称“柴胡店”。
另据载,柴胡店这一村名的由来和薛国皇姑打虎有关。相传古时候,薛王有一个女儿,自幼爱习拳脚,骑马射箭,百发百中。长到十八岁,算命先生给她算了一卦,说她八字注定要命丧虎口。皇姑笑了笑,根本不当回事。
这一年,薛国东部千山山脉的虎山头出现一只老虎,经常下山闯进村庄伤害人畜,搅得百姓惶恐不安。百姓向地方官府禀报,官府又奏请薛王,央求派勇士前来打虎。薛王传令选派将士前往千山打虎。皇姑恳求让她前往,亲手打死老虎,以破命数。薛王允准她率兵前去打虎,安全起见,除了加派兵丁,还征调了虎山头下“打虎庄”的猎手们随皇姑一同前去。
这一天,皇姑率领大队人马离开薛城,来到虎山头下。一时间,风尘滚滚,人欢马叫,把个山头围得水泄不通。众猎手和兵士们四路围堵,八方搜寻,却不见老虎的影子,只发现在虎山头下一块平滑的青石上面留有老虎蹲坐的痕迹,像刻在青石上一样,清清楚楚,真是件怪事。正当大伙围观的时候,忽然一阵狂风起,从山后跳出一只猛虎,直奔人群而来。众猎手和兵士赶忙散开。皇姑张弓搭箭,“啪啪啪”一连射出三支雕翎箭,其中两支箭射中了老虎的双眼,一支箭射中了咽喉。只听老虎大吼一声,跳起一丈多高,接着就摔下来死在了虎山头的悬崖下面。
一看皇姑射死了老虎,众人无不拍手叫好。皇姑命人将那只老虎捆绑起来抬走,班师回朝。大队人马返回途中,来到薛王囤积柴草的“柴禾店”。皇姑令众人在此休息片刻。当大家坐下休息的时候,皇姑走近那只老虎,弯下身子去仔细查看,然后用一只脚踩在虎身上,说:“我算命打卦死在你口,如今你却死在我手。”说罢狠狠地向虎头踢了一脚。事有凑巧,虎牙竟把皇姑的红绣花鞋钩破,在脚面刮伤了一道口子。当时没事,可她率队返回王宫后便因伤口感染而病倒了。虽经太医精心治疗,终因无效病死,应验了“命丧虎口”的命数。从那以后,老百姓把“柴禾店”改叫“踩虎店”,后来又演变为“柴胡店”。
另据《枣庄人文与自然》载:“该村位居京都古官道重镇,车水马龙,商贾云集,市井繁华。村内有神医张员外,植柴胡等名贵药材,用祖传秘方研制‘柴胡神丹救命丸’,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为乡民根治瘟疫,祛除疑难杂症,普济众生。至此,乡民口碑‘天下第一柴胡药店’,声名远扬。”柴胡店村随即被定名沿袭下来。
据滕阳张氏族谱记载:“吾滕阳张氏,原山西曲沃,几经转移,后迁徙匡王村定居。明朝弘治二年,搬至柴胡店村,和治农桑,兼贾别业,生活富饶,人丁兴旺。张氏迁入后,柴胡店村人口增长迅速,村庄发展壮大。”
柴胡店村,优越的地理位置、遥远的传说、深厚的文化积淀给这块古老的土地带来了神秘和活力。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是民国政府山东省民政厅厅长张星伍、铁道游击队第三任政委、开国将军杨广立等人的故乡。
光荣的革命传统、崭新的时代理念孕育了柴胡店人“不畏艰难,勇于拼搏,敢于胜利”的柴胡店精神。时至今日,全村人口已达3000余人,商贾云集、百姓富饶、乡村振兴,已成为柴胡店镇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