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是唐代人,晚年,他曾做过文安县尉,为官非常清廉,因作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被后世所知。
因为是文人,王之涣很喜欢玉。有一次,他的手下抓住了一个私盐贩子,私盐在当时是明令禁止的。王之涣正在处理公文的时候,孙县丞来了,寒暄了几句,拿出一块玉说:“王兄爱玉远近皆知,你给我看看这块玉怎么样?”
王之涣接过玉看了看,说:“这块玉不简单,体如凝脂,精光内蕴,质厚温润,脉理坚密,是极品玉。”孙县丞点了点头说:“王兄好眼光,这块玉送给你吧。”
王之涣一愣,孙县丞又说:“王兄,最近抓了一个私盐贩子,那是我的外甥,希望你手下留情,宽大处理。”王之涣问:“铁证如山应如何留情呢?”
孙县丞说:“这好办,因为同案犯还有几人,你就把他定成初犯胁从,到我这里就是只打几板子的事了。”王之涣气呼呼地说:“你的外甥岂止初犯胁从,经查他不但多次私自贩盐,而且是主谋,平时勾结奸商,欺诈百姓,百姓都切齿痛恨,必将严惩。”
孙县丞脸色很不好看,起身就要走,王之涣拿起桌子上的玉,说:“拿走你的玉,别来贿赂我,我怕。”孙县丞说:“你就收下吧,畏惧什么呢?”
王之涣说:“我怕今日伸出此手,就不能公正执法,从此被人唾弃,老百姓骂我。”孙县丞只好收玉灰溜溜地走了。王之涣在任,被当地的老百姓称为“不沾不贪的清官”。
官有所畏,业有所成,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畏者才能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