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附近开了一家婚介机构,尽管有网红帮忙推广,但也只是热闹了几天后便回归萧条;夜市商圈趁着说媒节目的热度,也在人流量最大处开辟了本土说媒的直播舞台,但是场次由每晚一场到每周一场,热度每况愈下。
和已婚同事聊起这种现象时,她一语中的:“现如今的未婚男女,欠缺的不是相互认识的平台,而是走进婚姻的勇气。”
细想之下,同事所言不无道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对婚姻的态度正悄然改变。不少未婚男女声称不再畏惧世俗眼光,甚至宣言:“宁要高质量的单身,也不要低质量的婚姻。”久在围城里的夫妻也不乏“搭伙过日子”的说法,真应验了那句“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让围城外的人更是望而却步。
面对婚姻固然需要审慎的态度,然而,若是一切都计较得太清楚,看得过于透彻,反而容易将走进婚姻的勇气磨灭殆尽。结婚的对象不是工厂里量身定制的“产品”,一段婚姻的经营,需要双方的忍耐、退让和牺牲,才能迎来磨合期过后的安稳和甜蜜。
我甚少刷短视频,但我心累时喜欢去某位生活博主的视频号“围观”他们家的幸福。视频号里多是博主夫妻俩的清唱片段,妻子唱歌总不着调,但她毫无顾忌地唱着,甚至扯着嗓子吼着。一旁的丈夫眯着小眼睛笑着,最后总能顺利找着调子,唱出让人称赞不已的后半段。丈夫宠溺的眼神,妻子如小孩般的笑容,两人互补的歌声,让我蓦地明白了妻子的底气来自哪里。“她在闹,他在笑,这是多少人羡慕的爱情。”评论区不少人说他们很有夫妻相,感情同频的两人,连笑的频率都一致,慢慢地脸上自然就会有相似的幸福弧度。
有一天,我听到楼下传来“磨菜刀,磨剪刀,磨砧板”的吆喝声,我非常疑惑地问婆婆:“刀和砧板这些用品,用坏了再买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磨?”婆婆笑着跟我说:“时代不一样了,以前物质匮乏,东西不好用了我们会想着修补,你们现在的观念是东西坏了就换。”婆婆这句话给我启发:如果已婚男女能以如此心态对待婚姻,感情出问题了就努力修补而不是想着换人,幸福是不是能更久远一些呢?
刚结婚那会儿,少了花前月下的浪漫,多了柴米油盐的磕碰,我经常像点燃的炮仗似的对老公发脾气。所幸他总是像一个巨大的容器无条件地接纳我的情绪,不仅不和我争吵,还跟我说了一番让我记忆犹新的话:“人无完人,如果我有什么做错了,你静下心来跟我沟通可以吗?我和你在各自的家庭里生活了二十几年,我的生活方式或许与你的差别很大,但不同并不代表一定是错的,你认为呢?”在老公的影响之下,我慢慢地也学会了包容,不再事事较真,锅碗瓢盆的交响曲自然变得更和谐了。
老公的缺点像星星一样多,但是他情绪稳定、宽容乐观的优点就像太阳,太阳一出来,星星就全都看不见了。也许正是这样的他,给了我走进婚姻的勇气,还有在一起过一辈子的信念。也让我懂得了婚姻的真谛——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颗心的交融,是在平凡的日子里,相互扶持,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