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7
~~~
~~~
~~~ 杜孝玺
~~~ 秦献春
2025年04月10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滕州饺子(三)
杜孝玺

  《喝面叶》是滕县柳琴的传统剧目。剧情是:大老爷们儿陈世铎去赶会,会上赌钱,连赌了三天,输了个精光。赶会回家后,家中妻子装病拿捏他,说只想喝面叶。陈世铎入厨做面叶。主要是刻画两个人的心理活动。为什么不是“吃扁食”,而是“喝面叶”呢?陈世铎一老爷们儿做面叶就够受难为的,也是输钱心虚,勉强硬撑;要是想吃扁食,陈世铎一时材料筹办不齐,人手也不够,他恐怕也不会包扁食,那就过分了,陈世铎会立刻炸毛,家庭大战打将起来。所以,喝面叶,恰好!此剧作者深懂滕人生活。

  再就是看《白毛女》时,一直以为陕北过年也是吃饺子、贴门神,闺女要花儿要炮……与咱鲁西南一样的习俗。今年过年刚转过筋来:《白毛女》作者贺敬之是枣庄贺窑人,老峄县黄家父子两代进士,峄县仙人洞有白毛仙姑的传说,嗨,艺术虽高于生活,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生活。陕北过年是“美酒油馍木炭火”“白生生窗纸红窗花”,鲁西南过年是“买下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卖豆腐赚下了几个钱,集上称回来二斤面,怕叫东家看见了,揣在怀里四五天。带回家来包饺子,欢欢喜喜过个年。唉,过呀过个年!”惨就惨在门神没守住门,过年杨家没吃上饺子,更是没有过上年:杨白劳被逼喝卤水自尽,喜儿给黄世仁抢去抵债。穷人的年啊!当年一地演出时,台上的黄世仁被战士愤怒地开枪打死,情景之下,入戏太深,皆有可能。据说伟人看《白蛇传》时,聚精会神,沉浸其中,演到老法海把白蛇压到金山下,伟人拍案而起,“不革命能行吗?”情景之中,伟人也是真性情所为。

  战斗片电影中好说:“这回,我们把敌人包饺子了!”为什么不说包馄饨了?馄饨也是包的,也很好吃啊!仔细想想,还是包饺子形象、传神、逼真。饺子馅大,完整,有吃头;馄饨的馅少,易破,更易漏汤。奎文街东首一进市场,二十年前有家“傅家馄饨”,一老太太,干净利索,专卖大肉馄饨,生的,现包现卖,排再长的队也是不慌不忙,个个如一,馅了即止。没买上,明天早来。买上的,到家一煮,满锅流油,连吃加喝,过瘾!可终究赶不上饺子,老人一走,摊子也没了。《红日》中美国装备的国民党74师,王牌,硬茬,上至师长张灵甫,下至马弁,无一漏网,被华野全歼在孟良崮,那真是一场军事战例上被大家津津乐道的饺子宴。

  与饺子的小名“包子”同名而异相的是“大包子”,大包子个大,是圆的,发面,馅多。滕州人把小麦丰收之后的农历六月初一称为“小年”(俗称正月十五、腊月二十三也是小年),这一天是大包子的主场。用新麦磨的面粉,和面发酵后,包馅,做成又大又圆的包子,上笼蒸,敬谢风调雨顺的上天,也犒劳自己半年的劳苦。

  过完元宵年事了。正月十五闹元宵,农村是光闹不吃,没几家吃得起买得着。南方的汤圆北方的元宵,汤圆是包的元宵是摇的,汤圆元宵都跟滕州关系不大,或者没关系,有关系也仅限于定居于滕州厂矿的外地人。元宵这天滕州当地人除蒸面灯外,还蒸角子。角子与扁食一模一样,只是大小不同,颜色有异。为什么叫“角子”呢?叫“大扁食”多好。直到在滕州博物馆中看到青铜饮酒器“角”(《水浒传》中有打一角酒两角酒的情节),从其上部弧形、两端尖角的侧面,会心理解了“角子”的名称由来。孔子云“觚不觚,觚哉”,滕州人认为“角很角”,而且“角”与“爵”酒器相似,加官进爵又吉利,“角子”之名真好。从腊八忙年,一气吃到正月十五,吃也吃了,喝也喝了,好东西也造得差不多了,必须要回到家常生活轨道上去。把剁馅子没用完的萝卜头和萝卜根、白菜帮,没吃完的酥菜渣子,加点粉条,买点豆腐,用地瓜面、豆面、玉米面或高粱面掺点百顶百的小麦面和面擀皮,粗针大麻线地捏成,上锅蒸好,就是大角子。也有人家过年借肉味多加萝卜白菜,多剁馅子,为了年年有余图个吉利显个阔气。年初五捏嘴的扁食包过之后,馅子就等着正月十五包角子。有时天气热、气温高,年初十之后,馅子发红发酸,只好炒馅子吃,那酸味,比醋不差。当角子的馅子,那滋味,啧啧!粗粮的角子,比不上饺子,但比瓜干煎饼要强,这样味口一过渡,味蕾就从过年的奢华转到日常的俭约了。

  街上卖的水煎包,和角子形状相似,略小,是纯白面发酵的,馅子也以肉馅为主,冬春两季有韭菜馅的。包好后,放进平底浅锅中,浅浅地加一层混了白面的面浆水,盖上锅盖蒸。待蒸到水将干未干时,往锅里均匀撒入豆油或花生油,煎到面浆泛黄,用铲子铲起翻个,再煎另一面。等油都被包子吸光,锅香四溢时,水煎包就出锅了。排队的人就你仨我俩他五个的一会买光,来上一碗胡辣汤或者糊粥,温暖到胃中,幸福在心间。现在吃水煎包已是日常,儿时却是额外的口福。赶上古会或大集,大人狠狠心咬咬牙跺跺脚给买两个,夏天用荷叶或麻籽叶托着,冬天则用秫秸梃子穿着,满满的热油香,咬一口,烫得呲呲呵呵,油流得滴滴答答,旁边大人戏谑:“恁爹给你买的‘烫儿包’好吃吧?”“好吃!没治!热!香!”都是温馨的记忆,也是那时适度短缺的幸福。

  饺子和滕州人的性格很搭:内敛,有肉不在褶上;包容,和而不同;煎熬之后,更加成熟喜人。有面子,有里子,能含浑,有城府。又像四合院,大门一关,外面不显山不露水,里面山水园林楼台亭阁戏台鱼池别有洞天,非亲临不能识其大端。现在薛国故城西南处城墙根的张汪镇杨楼村几位大嫂做起手工水饺,全过程纯手工,引得十里八乡的人都去尝鲜,要上一盘,能吃到好几种馅儿的饺子,听着庄户剧团唱的土得掉渣的拉魂腔,大快朵颐。还有一大盘辣子鸡,外加几个热菜凉菜,价格实惠,口味地道,就是有点喧宾夺主,饺子成了配角,太“地主”太腐败了。据说已经开展了网上销售,让不回家过年的天南地北滕州人也吃上了家乡的饺子,一样享受到妈妈的味道。

  我总以为,吃饺子,应配《送别》:“长亭外,古道边……问君此去几时还,今宵别梦寒……”相聚团圆是暂时态,分离别离才是正常态,因其相聚短暂,所以珍贵。纠缠的云纠缠的泪纠缠的晨晨昏昏,流逝的风流逝的梦流逝的年年岁岁,管它呢,吃罢饺子,拔腚走人,不拖泥带水,青山在,人不老,挥手自兹去,来时再团聚。

  滕州饺子,包天融地。

  滕州面食,含情有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百姓故事
   第7版:荆泉
   第8版:广告
7
荆泉
滕州饺子(三)
墨香三记
滕州日报荆泉7滕州饺子(三) 2025-04-10 2 2025年04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