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10月1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乱世中的相互扶持
赖浩然

  春秋乱世烽烟四起,两位落魄书生的相遇却如暗夜星辰,照亮了秦国崛起的霸业之路。百里奚与蹇叔的友谊始于宋国铚邑(今安徽濉溪临涣镇)的一间茅屋,那时的百里奚六十多岁,正蜷缩在寒风中啃着冷硬的糙饭。蹇叔推开柴门时,看见的正是这样个满身风尘却眼神清亮的落难者,两人彻夜论天下大势,说到动情处击箸而歌,直到晨光染白屋檐下的茅草。

  命运总爱戏弄有志者。当百里奚想投奔齐国新君公孙无知时,蹇叔拦腰抱住他说:“先君之子尚在,篡位者岂能长久?”话音未落,公孙无知已被人刺死宫中。转而欲投周王子颓时,蹇叔盯着王府里溜须拍马的佞臣直摇头:“”志大才疏者,终是镜花水月。”果然王子颓谋逆败亡,百里奚又逃过一劫。最让人唏嘘的是虞国之行,蹇叔望着虞公贪婪的眼神叹道:“见小利忘大义,此非明主。”但穷困潦倒的百里奚终究留了下来,结果虞国被晋国所灭,他成了奴隶逃亡楚国,在南海边替楚王牧马。

  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赎回百里奚时,这位七旬老者正蜷在楚国囚车里发着高烧。当他在秦国朝堂上睁开眼,第一句话竟是:“若无蹇叔,臣不过是冢中枯骨。”于是秦穆公连夜派出使者,带着黄金玉璧直奔宋国鸣鹿村。使者回来时,车辙里不仅载着蹇叔,还有他两个儿子西乞术与白乙丙,以及一车治国典籍。两位老友重逢时,百里奚摸着蹇叔的白发说:“当年你家门闩煮鸡的烟火气,至今还在梦里飘着。”

  这对老友最惊心动魄的较量发生在崤之战前。秦穆公执意伐郑那日,蹇叔拽着出征将士的衣袖痛哭:“千里袭人国,岂有不败之理!”百里奚站在城楼上看他踉跄的身影,想起当年在宋国茅屋里的油灯夜谈,突然明白真正的知己从不说漂亮话。果然晋军在崤山伏击秦军,三万将士化作黄沙。当秦穆公踉跄着跑来忏悔时,只见两位老臣正在殿前煮酒,蹇叔端起陶碗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君能悔过,秦国仍有希望。”

  这段友谊最动人的不是高山流水的知音传说,而是困顿岁月里始终如一的守望。百里奚在楚国放马时,蹇叔托人捎去的旧衣里藏着治国策论;秦宫夜宴上,蹇叔婉拒相位时说:“我不过是个陪兄弟吃苦的村夫。”

  当百里奚在秦国推行新政时,人们发现他书房里永远摆着两把交椅,案头墨迹未干的竹简上写着:“与子同袍,与子同仇。”

  两位老人最终化作秦国太庙里的牌位,却把士人风骨刻进了崤山的每块青石里——那不是君臣相得的功利之交,而是乱世中相互扶持的赤子之心,如同渭水穿秦谷,绵延不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承善致远 为善兴滕
   第4版:综合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古代君王缘何“称孤道寡”
乱世中的相互扶持
为民减负,不阿上意
头发御史
诸葛亮为何不肯去东吴
滕州日报荆泉7乱世中的相互扶持 2025-10-17 2 2025年10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