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休是唐玄宗时期的一名官员,曾出任虢州刺史一职。虢州的地理位置,在东京和西京之间,是皇帝的出行之路,因此,每当皇帝出行时,官府都要为厩马征收草料,从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作为父母官,韩休深知百姓的疾苦,不忍心使百姓负担如此沉重,便上书朝廷,请求将这项负担平均摊派给其他郡,以减轻自己境内百姓的压力。
然而,宰相张说看到这份奏报后,不但不予批准,反而不无嘲讽地说:“减免了虢州百姓的负担而转嫁给其他州,韩刺史这是想施私惠啊!”
见宰相反对韩休的想法,部下们就劝说韩休不要再奏报了,担心这样一来会冒犯宰相。可韩休坚持继续上奏,并坚定地表示:“我身为刺史,知道了百姓的疾苦而不去救助,以后还怎么治理政务呢?即使我为此获罪,也心甘情愿啊!”
于是,韩休继续向朝廷奏报自己的意见,他为民负责的诚恳态度终于感动了高层,朝廷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
马人望是辽道宗咸雍年间的进士,后来被朝廷任命为松山县县令。当时,每年运送泽州的官炭,都须由松山百姓出劳役,马人望认为这对松山百姓来说是不公平的,就向中京留守萧吐浑请求将这份劳役平均摊派给各县。结果惹得萧吐浑恼羞成怒,下令将马人望关进了监狱,关了差不多有一百天,将他提出来审讯、让他承认自己的错误想法。可马人望却坚持自己的意见,依然为百姓据理力争。萧吐浑因此被震动了,他高兴地对马人望说:“你如此爱护百姓,以后必定大有作为!”立即将马人望释放,让其官复原职,同时把马人望的意见奏报朝廷,朝廷最后答应了马人望的全部请求。
中国古代官场,盛行明哲保身原则,为官之道,只为自己考虑,根本不在乎百姓的利益。但韩休和马人望两位官员,却一心为百姓着想,为了替百姓减轻负担,甘愿牺牲自己;古书《说苑·建本》中有这样一句话:“故苟有可以安国家,利人民者,不避其难,不惮其劳,以成其义。”韩休和马人望就是这样的官员,为公众利益不顾自己的前途,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无疑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