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7
~~~
~~~
~~~ 吕奎
~~~ 张靖静
~~~ 吴孔文
~~~ 曹春雷
2021年08月0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葡萄架下
吕奎

  我居住的楼下有一个四角的凉亭,松木刷着亮黄的油漆,被风雨剥蚀得不再明丽,却多了一份古朴,与四个方正敦实的立柱连在一起的两排木椅,在周围扶疏的花木映衬下,却也和谐而舒适。

  周末在家待久了,我便下楼去,在凉亭的木椅上坐一会儿,穿堂的风或轻柔或劲道,拂面而过时,总是那么惬意!凉亭南面是一个被一米高绿篱及铁栅栏围成的小花园,花园里植花种草置石,还有两缸擎着绿叶的荷花,养目舒心。几株蔷薇的枝条被精心地盘在绿篱上面,蔷薇花开时,一圈花的海洋,美艳无比。而最让我倾心的是紧挨着凉亭东面的葡萄架,每次坐在凉亭里,眼睛总会不由自主被葡萄架吸引过去。葡萄树是小区上房时一位业主栽下的,时间是最好的魔术师,十余年过去,葡萄藤在十几根结实的木条搭起来的葡萄架上左冲右突,已是纵横交错了。特别是在这葱茏的夏天,绿叶覆满葡萄架,垂下串串翠绿的葡萄,坐在下面,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浮想联翩是因为儿时听牛郎织女的故事,说七夕的夜晚在葡萄架下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情话,不知道让多少孩子对葡萄架有了痴情的遐想。长大后,知道了这只是美丽的传说,当不得真的。但再坐到葡萄架下时,感觉还是不一样了。葡萄架仿佛被覆上了神秘的色彩,充满了浪漫的气息,葡萄架也就不仅仅是葡萄架了,就像柳梢头上的月亮,美好的还只是皎洁的月光吗?

  小院、月光、蒲扇、蝉鸣,是我对童年夏天的夜晚最温馨的记忆。现在想想,惟一缺憾的小院内没有葡萄架,如若躺在葡萄架下纳凉,轻摇蒲扇,看斑驳的月光,那该是怎样美好的记忆?其实,古人也是喜欢在葡萄架下纳凉的,清人写的《笑林广记》上有则笑话,说有个官吏怕老婆,一天被妻子抓破脸皮,第二天上堂,太守见了问他脸皮怎么破的,官吏搪塞说:“晚上乘凉,葡萄架倒下,因此刮破了。”太守不信,说:“这一定是你妻子抓破的,快派差役将她捉来。”不料太守的老婆在后堂偷听,十分恼怒地跳出堂外,太守慌忙对官吏说:“你先暂时退下,我内衙葡萄架也要倒了。”笑话博人一乐,但从中可以窥见古人是常在葡萄架下乘凉的。如果家有悍妻的话,在家里种一架葡萄还是有必要的。

  前几年夏天,去山亭汉诺庄园,左右望去,俱是一道道弧形钢管撑起的高高的、长长的葡萄架,甬道一般,足有百余米长,葡萄架上挂满了葡萄。坐在葡萄架下的石椅上,一阵风过,葡萄叶发出嗦嗦的声音,串串葡萄轻轻摆动着。那时曾想,搬把藤椅,就这么一躺,什么也不去想,静待月亮升起,如若有酒,必是醉后清风,醒来明月。而夜晚的葡萄架下是通往过去的时空隧道,清风便也是从前的清风,明月亦是儿时的明月了。

  是的,就像儿时,就像从前。其实,儿时也好,从前也罢,这样的字眼里盛满了对过往的怀念,对逝去的岁月的恋恋不舍。葡萄架其实就是儿时,就是从前,就是难忘的青葱岁月,和青葱岁月里的爱情。电影《致青春》里,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毕业时,张开激情朗诵苏轼的词,“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而得到众人齐声响应,一字一字地高喊“不用诉离觞”。何日功成名遂?又有几人能功成名遂?普通人多是过着平凡的生活,在寻常烟火中一晃多年,几多年过去,无论坎坷还是顺达,难忘的、割舍不下的或许还是青春的光阴吧!

  晚饭时,小酌了一杯,饭后又下楼去,孩子们在楼下玩耍,照看孩子的妈妈们聚在路灯下聊天,头上是月的清辉和行走的云彩,几个大一点的孩子在凉亭里也海阔天空地聊着,万家灯火闪烁,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我又踱步到葡萄架下,没有乡村小院的静谧安详,却依旧一片清凉。我又听见风在葡萄架上走过的声音,不禁有些陶醉,仿佛又回到遥远的过去,云淡风轻,月又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城事
   第4版:民生
   第5版:社会
   第6版:奥运会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7
荆泉
葡萄架下
老屋,老院子
夏花灼灼
黄昏的炊烟与晚饭花
滕州日报荆泉7葡萄架下 2021-08-03 2 2021年08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