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总是说:“早餐一口包子一口蛋是最好的吃法。”而我之前一直没有仔细体会王老师说的这种吃法,觉得吃饭就要好好吃,吃完一种食物再吃下一种食物。最近偶然想起,便饶有兴致地试了几次,竟真吃出一番滋味。
第一口先吃包子的话,嘴里裹着的面皮、馅子和辅料混杂在一起,就像群魔乱舞,没有重点。而加上一口煮鸡蛋后,味觉瞬间明朗起来,犹如一碗清水滴入一滴浅墨,并四下晕开。先前的杂乱无章被蒙上了一层蛋黄、蛋白后而略显整齐划一。味蕾也像平歇下来的侦探,不再搜索于包子的杂味之间。
要是第一口先吃煮鸡蛋,纯质的蛋白和蛋黄又会让嘴巴感到单调和干噎,但这时来上一口馅足又略有汤汁的蒸包,丰富的滋味便会如触电般向舌尖袭来,刺激着腺体分泌出大量唾液,使得口腔如上了油的齿轮般顺畅。而此时的味蕾已振奋起来,早就忘了蛋黄的干噎和蛋白的单调。
恰如人的独处与群处。
蛋白是独处时反锁的一扇门,蛋黄是孤独袭来时的包围圈,当包子馅闯进时,它们便有了色彩。
包子皮是聚会时的包厢,有人是主料,有人是配菜,有人是调味品。没有主料便没了基调,少了配菜则显沉闷和孤僻,调味品缺席则让全局变得无趣而乏味。
做好独处时的自省与沉淀和做好群处时的协作与共赢同样重要。
在独处时调整好心态、打磨出韧性,在群处时才能有更好的表现和更高的格局。
包子和煮鸡蛋是不同的食物,独处和群处是不同的环境。总吃同一种食物会让人乏味,总处在同一种环境会使人麻木。所以,生活要有合理的调剂,既要会独处,又要有群处,这才能活得明白,活得精彩。
很感谢王老师为我启蒙了这一课,可我还是不知道下次遇到包子和煮鸡蛋时,先咬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