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敬晨
2022年3月28日是第9个“中国便秘日”。据了解,随着现代生活工作节奏的增快,以及饮食结构和习惯的改变,我国慢性便秘患病率逐年上升,酣畅淋漓地“顺畅排便”真的只能是很多人的“梦想”了。近日,笔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市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张洪阁。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0%~10.0%。也就是说大约有5000万成人正在承受着便秘的困扰。张洪阁医生告诉笔者,便秘患者群体主要为老年人,但近年来年轻人的患病率也在逐年升高,这与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有很大关系。另外,据临床经验显示,一般情况下,女性患上便秘的概率要高于男性。
什么情况才算便秘
张洪阁告诉笔者,便秘的诊断是有一定标准的。便秘是指便质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排便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或虽便意频出,但排出困难,且伴有便后残留感或不适感,腹满坠胀,里急后重,头晕乏力等。排除器质性因素,简单来说,排便困难或费力,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粪便干结,排便不尽、堵塞,需要辅助排便,有上述情况中的一条或多条,反复出现,就考虑便秘可能,需要就诊。
便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胃肠道运动缓慢,肠道运动亢进,排便动力缺乏,肠壁的应激性减弱,直肠出口梗阻,饮食、心理因素等。张洪阁表示,如果便秘症状持续了一段时间,患者切忌随意服用泻药等,这些刺激性泻剂和润滑剂更不能长期服用。
便秘何种程度需要治疗
如果便秘持续了一段时间不见好转,或症状反反复复,张洪阁建议患者尽快就医。医生会系统评估患者便秘的原因,有必要的话会借助专业医疗手段排除肠息肉、肠道肿瘤等情况。如果没有发生病变,患者就需要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和排便习惯,循序渐进地恢复正常的生理性排便,可以配合使用适量的药物。
张洪阁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便秘。他说,中医对便秘的治疗主张从总体出发,针对病因,调节饮食、起居、情志。遵照保胃气、存津液的原则,合理用药,防止滥用泻药,伤气耗津。此外,“万病之源,始于肠道”,长期便秘,不仅会导致肛肠类疾病,还会影响全身健康,引发一系列症状,如痔疮肛裂、肝功能损害、肥胖口臭、色斑暗沉、结直肠肿瘤、心血管疾病等,及时、高效、规范的中西医结合辩证治疗,是治疗便秘的最佳方式。
改变不良习惯远离便秘
饮食中的水、纤维素及一些润滑成分是维持正常排便的重要因素。张洪阁建议,市民可以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调节,从而远离便秘。每日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芹菜、菠菜、韭菜、莴苣、大白菜、香蕉、苹果等。牛乳、蜂蜜、芝麻、核桃、花生等具有润滑肠道作用,足够量摄入能有效防止和治疗便秘,尤适用于老人、孕妇、病后体虚者。要多喝水,晨起一杯水,每天饮水量在2000ml以上,会增强膳食纤维的通便作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进行排便,有没有都要去,排便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专心排便,不要玩手机、看书报。另外,要改变久坐不动的不良习惯,散步、慢跑、气功、太极拳或扭转腰、仰卧起坐、深呼吸等运动都有助于消化和促进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