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
春天是肝气主导的季节,肝气过旺易克脾,以致脾胃虚弱,水湿不化,湿邪内生,加上春季的“倒春寒”,气候变化多端,空气湿度大容易入侵身体,困扰着身体的脏腑,所以春天机体易被湿气所困。但春天又是万物复苏,阳气生发的季节,也是排出体内寒湿的好时节。
湿气被视为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人体,由此造成湿气加重。《黄帝内经》云“湿气通于脾”,若湿困脾胃,水湿痰浊便会在体内蓄积停滞致病,易导致消化系统功能障碍。湿气重的人经常会食欲不振,吃什么都没有胃口,感到口淡乏味,白天很疲惫,感觉周身无力、头昏脑胀、四肢沉重,特别容易打瞌睡,早上起床时舌苔也很厚,皮肤还会起疹子,大便较黏腻等。
湿气与“寒”相遇,会形成寒湿,进入关节,就会导致关节疼痛。体内湿气过重,容易导致脾虚,使得湿气下注,女性易出现炎症。过多的湿气滞留在体内,加重脾脏运化湿气的负担,就像马车超载一样,有时甚至会影响肾的利尿功能,严重的可继发全身浮肿。湿邪对机体的影响,会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逐渐加重,比如,现代人多爱吃肉,运动又少,于是体态越来越胖,脾胃越来越弱,脾的运化功能受到伤害,水湿聚积体内,形成内湿。凡有内湿的人,一旦遇到湿度大的环境,里应外合,极易引发身体不适,不仅会引发头晕头沉、胸闷气短、体倦乏力,还易导致消化道、泌尿系统以及皮肤病等多种问题。
春季阳气生发,天气逐渐变暖,正是除寒湿的好时节。俗话说“寒从脚起,湿从下入”,每晚睡前用艾叶水泡脚,能起到很好的散寒除湿效果。艾叶味辛、苦,具有祛寒行气、活血止血,散寒除湿、利水消肿,杀毒灭菌等作用,还能够维持人体的阴阳平衡,避免出现肾阴虚、肾阳虚等不良病症。艾叶泡脚有助于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更加快速地把体内的寒湿排出体外。
适量运动可以缓解人体压力,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将体内的湿气等排出体外。春天气温适宜,非常适合户外运动,多晒太阳、温补阳气,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舒缓肌肉压力,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加快皮肤的新陈代谢,加速排出体内的废气。
快速祛湿,食疗是关键。食疗不仅可以维持身体营养成分的均衡,还可以起到祛除体内湿气和毒素、保障人体健康等作用,所以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少吃生冷、油炸食物。建议多喝些红豆薏米水、赤小豆汤,可以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强健脾胃,也能治湿、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