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是有表情的。
在冬天,山“惨淡而如睡”——当然,这里的“惨”,是说山色的黯淡。远望去,一抹山峦如卧着的小兽,在蓝的天际下,做着一个遥远的梦。被寒风与冰雪所凝固,这梦,一定是冷峻的。
而在春天,一切就不同了。山睡醒了,在春风中,一天天朗润起来,青黛如美人的眉。又如少女临水梳妆,“澹冶而如笑”,山色依然“淡”,但这淡,是淡淡的微笑。
我所居住的小城,东郊有山。站在阳台上眺望,我能感觉得到,这春日的山,确实是微笑着的。看久了这样的微笑,我的心就明媚起来,嘴角情不自禁上扬起来。
春天是先到山上的。去爬山吧,亲近山里的春天。我的心对我说。
刚进山,远远就听到溪流声,起初若有若无,一步步走近,流水渐渐清晰明朗起来,在阵阵松涛的伴奏下,潺潺地欢唱着。冰封了一个冬天,终于从寒冰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不再暗哑无声,它在为自己庆祝。
在谷底找一块干净的大青石,在上面站着,坐着,或者躺着,怎么都行,怎么都舒服。闭上眼,阳光落在脸上,如亲人慈爱的抚摸,轻轻的,暖暖的。风柔柔地拂过,吹面不寒,似有人在轻声与你耳语,说一些关于春天的事。
草木清新的气息,让鼻子也闲不住,忍不住深深地吸了一下又一下。从冬日中醒来的草木,一门心思地萌发着属于自己的绿意。如果有足够的耐心,俯下身,贴近一棵草,也许就能听得到草芽儿破土而出的声音。如果心足够静,还能听到一只松鼠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树上时,毛绒绒的尾巴划动空气的声音。
还有鸟鸣。但只闻鸟声,却不见鸟影。丛林深深,任何地方都可能是它们的落脚处。循声望去,入眼的,只能是绿,远远近近的绿,高高低低的绿,层层叠叠的绿。你根本就知不道,它们会在哪一团绿中鸣唱。
山谷里,鸟鸣回荡,如扩散的涟漪,久久不能平息。这鸟声,完全不同于山外的鸟声,不沾尘埃,却染了大山的绿,沾了溪水的清,明净,犹如天籁。
此刻,不仅耳朵有福,眼睛也是有福的。迎春花总是会不经意地闯入眼帘,一簇簇浓郁的黄,如一声声明亮的呐喊:你好,春天!也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野花,唯恐迟到,迫不及待地伴着迎春花绽放,如星星一样,在丛林间闪现。
一个人漫步在春山中,最好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只是让身心彻底融进春山中,成为这山的一棵草,一棵树,一株花,甚至是一只鸟。
这样,当他走出山时,他的心一定会清澈如泉水。他满眼都会是蓬蓬勃勃的春天,满耳都会是万物生长的声音。当他再次向纷繁的世界走去时,必定会如身后的春山一样,是由衷微笑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