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终于考上了一所南方大学,大学四年成了我到目前为止最快乐的日子。
三四个大操场,篮球架、网球场,可以探索各种运动。图书馆的大量藏书,各种社团,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专业的同学、老师。资源已经蓄满,就等有心人去好好利用了。人生的方向通向四面八方。
在大学看了很多的书,从小说开始到人文社科,开始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书,知道去看版本、译者、出版社。开始从法学旁及文学、历史、人类学、经济学、哲学,开始被学术研究的严谨所吸引,开始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在需要某方面资料的时候,知道去哪里找最新的权威的知识。开始反思消化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对真的东西,美的东西,有了感知力。
去参加了很多有意思的选修课:欧美歌曲欣赏,外国名著解读,港台电影赏析,饮料概论,新疆、西藏、台湾问题研究,关注社会问题。
听了很多民谣,从五条人到周云蓬,在校报实习,参加讲座:听余光中讲翻译、易中天讲老子与禅宗。看了很多戏剧,近距离看了之后会那么喜欢,被舞美、声腔、表演所震撼,认定好的东西必将继续留存下去。
跑步坚持了三年半,与同学一起骑行环游太湖,骑行去扬州,一起礼乐山河。看着夜一点点黑下来,知道黑也分不同的层次,感受早晨六点的风从太阳升起的地方吹来。
同学带着自己的口音与方言,来到这里,交到好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现在这些同学四散全国各地,每当一个同学结婚,就去他的老家,边参加婚礼边旅游。
这样从个人的小县城、小乡村,进入到更大的世界,进而通向更大的世界。可能是全国各地,可能是通往国外,也有可能是古代与未来。
现在想想大学的遗憾,可惜的是没有跟喜欢的老师有更多交流。不只是课程,而应该是耳濡目染。可惜的是,本该大学四年的自我探索,到了我工作四年之后才进行。
毕业时我如1900站在船舷上,被工作一脚跺下船,带着更多的困惑和一个读书的习惯,置身在陆上的人流中。生活来自四面八方,又迅速关上了许多扇大门。
(康文胜,2010年参加高考,被江南大学法学专业录取,现在滕州市人民法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