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9月01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知之者谋之

  《战国策·秦策二》中载,战国名医扁鹊一次拜见秦武王,秦武王给扁鹊谈了自己的病情,扁鹊请求自己给秦武王治疗,可是左右大臣提出异议:“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清楚。”秦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听了很生气,把治病的石针一丢,说:“君王同懂医术的人商量怎么治病,又同不懂医术的人一起讨论干扰治疗,如果用这种方式治理秦国的政务,君王的一个举动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

  从《史记》上看,秦武王是个尚武蛮勇之人,他即位四年,举兵洛阳,入周室,见九鼎而心喜,与身边勇士乌获、孟贲比赛举“雍州大鼎”,结果双目出血,绝膑不治而亡,年仅二十三岁。据说扁鹊也因救治秦武王举鼎之伤,遭秦太医李醯的妒忌而被杀害。然而,作为一名医生,能说出“与知之者谋之,与不知者败之”如此有见地的话,对于后世及今人无论是从政执业、还是为人处世,皆有裨益。

  “故夫决情定疑,万事之基。”这句话强调的是做人做事要有主心骨,决情定疑、当机立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扁鹊怒怼秦武王,也意在指秦武王身为一国之君主缺乏主见,不能明辨是非,果断决策。特别是对于治理政务这样关系重大的事,如果被似是而非的错误意见所左右,就会误事成害。14世纪,法国经济哲学家布利丹,在一次议论自由问题时讲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头饥饿至极的毛驴站在两捆完全相同的草料中间,可是它始终犹豫不决,不知道应该先吃哪一捆才好,结果活活被饿死了。”后来,人们常把决策中犹豫不决、难作决定的现象称为“布利丹效应”,又称“布里丹之驴”“布里丹选择”或“布里丹困境”。不妨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是否也有遇事犹豫不决爱纠结,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举棋不定,左听有道理,右听也没错,最后没了主意,迟迟不敢拍板。若凡事都人云亦云、优柔寡断,就不可避免地成为错失良机、难成大事的“布里丹之驴”。

  扁鹊的怒气也在于传递一个道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业人士相对而言,对某个领域的工作学习研究较为深入,较大程度掌握该领域工作规律。专业性强的工作交由专业人士来做,才可能避免方向跑偏、工作忙乱、空耗精力,取得快速、精准、高效的预期。

  当然,“与知之者谋之,与不知者败之”,并非独与专家谋事,轻视非专业人士意见。在现代科学决策过程中,“知之者”并非局限于专业人员或专家的意见,其外延和内涵已经有所扩大,如一些重大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这五大程序不可或缺,就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关键因素。哪怕是一个人的重要事务,也应有“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充分征询,做到既不迷信权威和专家,也不被周围的意见所困惑,在参考和分析各种建议的基础上权衡利弊,果断作出符合客观实际和自身条件的最优选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聚焦开学季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晏子答齐王问
张岱迷途知返
古代帝王也尊师
与知之者谋之
滕州日报荆泉7与知之者谋之 2022-09-01 2 2022年09月0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