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国资国企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后,市自然资源局立即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推行“四增四减”工作法,厚植“时时处处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全力打好自然资源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
增强服务意识,减少“被动式”应付。组织系统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全市领导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研讨班,开展“五比五看走在前,创新突破做表率”大讨论活动。明确对标对表找差距、创优争先赶帮超、强化培训提素质等主要措施30余条。建立项目用地服务专员制度,抽调5名精干力量组建用地服务专员,在规划、土地报批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专业、细致的解答。在系统内推行马上办、主动办、上门办、跟踪办、公开办“五办”作风。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的要求,把“三优”工作作为提振作风、提升效能、惠民利企的切入点。建立起“首接负责制”,土地报批做到“办成一件事,只进一次门,只问一个人”。并联审批制实现了科室信息共享、难题共商、成果共享。
增强服务本领,减少“装样子”姿态。市自然资源局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能力素质,在锤炼服务本领内功上下功夫。上半年,系统工作人员累计参加各级用地保障、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各类培训50余次;举办各类培训10余次,累计受培训人次达300余人。加强年轻党员教育,明确要求系统年轻党员同志要具备理论武装、政治锤炼、战略思维、科学发展、创新工作、法治思维、精通业务、抵御风险、群众工作、健康生活等十个方面的能力。
增强服务效能,减少“混日子”做派。加强规划服务保障,通过两规一致性处理工作,有效保障了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鲁南储配煤基地一期等项目顺利落地。着力加快用地报批,做到专人指导企业组卷,即受即审,应保尽保。着力加快土地出让,超前谋划,缩短办理不动产权证书周期,今年以来,在枣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功挂牌出让20宗。不动产登记推行“一网通办”“一窗办结”,探索交房(地)即办证,通过应用“一码关联”为城交集团、城建集团等企业颁发不动产权证书7本。
增强服务担当,减少“守摊子”思想。先后7次邀请全市90余家企业召开问题研判会,通过企业现场“点单”,政府现场“接单”的形式,了解企业困难,倾听企业建议。高起点编制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夯实项目落地基础。深入推进“标准地”供应,全速加快“交地即开工”。高标准开展耕地占补平衡,高质量落实“增存挂钩”机制,下大功夫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2022年以来,“标准地”供应12宗,处置闲置土地18宗,滕州市盘活利用采煤塌陷地项目入选全国《盘活存量用地保障工业项目落地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