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母爱,用世上最崇高、最神圣的字眼来形容都不为过。而更多时候,母爱是平凡的,卑微的,甚至是匍匐在地的……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娟的随笔合集《记一忘三二》修订版,2020年由花城出版社推出,围绕作者十余年来生活中的一些琐碎日常构建的情感世界逐次展开。文字温暖、干净,情节天然、平和,字里行间承载、呈现的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等细节,如清风拂面,缓急有度,娓娓道来;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唤醒内心深处最温柔的记忆,使读者为之共振、共鸣。
这本书共有36篇以“记”为题目的短文组成,其中以母亲为主题或涉及母亲的有16篇之多,贯穿书本始末。但没有一篇主旨鲜明描写母爱,李娟笔下的母爱隐藏在文字中,有时是短短的一段话,有时隐藏得更深,仅寥寥几字,却每每精准戳中内心,不禁唏嘘感叹。
开篇《台湾记》中有这么几句:回来后,第一件事是掏出一支香奈儿口红扔给我,轻描淡写道,“才两百多块钱,便宜吧?国内起码三四百。”——在此之前,她老人家出门在外渴得半死也舍不得掏钱买瓶矿泉水,非要忍着回家喝凉白开。从“轻猫淡写”“扔”这一个词一个动作可以看出,李娟母亲的爱是粗粝的,漫不经心的,但根植于在外渴死也舍不得买瓶矿泉水的事实上,母爱,瞬间高大、圣洁。如果细品,母亲以口红之事炫耀之外,何尝没蕴含着对女儿李娟的讨好?从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掏出口红也可看出,李娟在母亲心中的地位之高。
李娟的母亲自称“老子”,在《扫雪记》中多次出现,如“老子活了这么大,什么样的雪没见过”。李娟生活在单亲家庭,几度辗转迁徙于冬季漫长而寒冷的新疆阿勒泰地区,体弱力薄的母女两人,母亲当然成了顶梁柱,丝毫不逊于一个壮男。母亲以“老子”自称,慓悍而粗俗,却是在给予了李娟母爱的同时,又承担起父亲的责任。母亲还曾因为李娟在学校挨打,怒不可遏,跑到学校大闹一场,即使赢得“凶人”的绰号也毫不在意。所以对李娟来说,父爱、母爱都不缺失,而且丰满充沛,影响和培养了她独立、豁达、自信、善良的高贵人格。虽然李娟早年生活困顿艰难,干过小裁缝,开过小杂货铺,在流水线上打过工,但她依然活得清清亮亮、安安然然。正如李娟在书中说的那样,“人活在世上,无非坚持罢了”。
所有的母爱都是博大的、低微的,李娟笔下的母爱,也是如此,不单单给了李娟,还给了家里养的小狗赛虎、小狗豆豆,一大群野猫,甚至是一头宠物牛。大大咧咧的母爱,却深深镌刻着细腻、精密的爱的纹理。
喜欢李娟笔下的母亲,是因为我的母亲也是这样,质朴,直爽,口无遮挡,热爱生活,爱自己家人,是集这一切于一身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是天底下所有母亲的缩影。李娟呈现的母亲,能从中找到我的母亲的影子,或者完完全全就是我的母亲日常行为的再现。她们不经意流露出的母爱,是恨不得掏出整个生命的那种,如此卑微而高大。
书名《记一忘三二》,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一首小诗其中的一句,“一”,就是深沉的母爱,“三二”,就是生活中的苦楚、磨难、灾祸……一“记”一“忘”,何尝不是面对生活的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