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朋友搬家,忙完的时候,有十余本书,孤零零地躺在墙旮旯里,主人似乎放弃了。嗜书如命的我,当作宝贝带回了办公室,其中就有《丰乳肥臀》这本书。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我陆续阅读了《蛙》《红高粱家族》等作品,但对有争议、网上评论褒贬不一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始终没有机会阅读。拿到这本书后,我静下心来读了大半个晚上,没想到,就此放不下了,如同一头小山羊到了绿油油的肥沃草地上,有了一种“让我一次啃个够”的感受。
将近50万字的大部头,利用10余天午休、坐班车、晚饭后的时间,读完了全部内容,并写了约万字的读书笔记。掩卷多日,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始终在眼前跳来晃去,挥之不掉,于是就有了写一写的冲动。
《丰乳肥臀》的故事,描述了在20世纪的高密东北乡的人民生存实况。小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无外乎两个方面:惊叹于母亲的伟大,佩服作者语言的富有。
主人公上官鲁氏,小名叫璇儿,生于大清朝光绪年间,经历了父母早逝、动荡战乱、受过苦挨过饿、游过街挨过斗,一生曲折,遭遇了重重苦难,活到95岁都没有安身之地,因为被儿子上官金童土葬,公家人发现,要求把死尸扒出来,送到火葬场火葬。
上官鲁氏小的时候,聪明伶俐,乖巧可爱,养育她的姑父姑妈想着将来把她嫁个好人家,在她小小年纪时就给她裹了脚。可是事与愿违,民国时期,国家明令放足,裹脚女人的身价一落千丈,上官鲁氏被一头骡子换了,嫁给了一位不能生育的铁匠。为了生孩子,为了生儿子,上官鲁氏丢掉了女人应有的尊严,受尽屈辱和磨难,到处借种,一连生了8个女儿和一个恋乳有瘾的废物儿子,而孩子们各自有一位父亲,。上官鲁氏是一部无休止的生育机器,是婆婆和丈夫眼中“光吃食物不能、也不会下蛋的鸡”,是封建残余思想笼罩下农村妇女生活的缩影。
如果上官家族是一座大厦,那么上官鲁氏就可以比喻为大厦的脊梁,她承载和背负着坚强、善良、宽容和大爱。因为爱情、因为生存、因为活命,孩子们长大一个个离开了她,离开了故土。女儿找的男人,有共产党,有国民党,有游击队,有土匪,有洋人,她希望孩子们不被饿死,找条生路,没有过多干涉孩子们的婚姻,也没有表现出不满,默默地遭受着世人异样的眼光,接纳他们和他们的孩子。上官家的人,像韭菜一样,一茬茬死,一茬茬发。上官鲁氏带领老的小的,挣扎着艰难地活着,心中始终有个信念,就是盼着儿孙浮上水来那一天,给她争气! 女儿和女儿们的孩子个个血性刚烈,个个敢打善拼,个个都富有传奇故事,可唯独她的心头肉、她的希望、她的寄托——宝贝儿子上官金童让她大失所望,到最后彻底绝望。上官金童患上了恋乳症,从小到死,一直没能离开乳房,成了抹不上墙的狗屎,扶不上树的死猫。上官鲁氏几经生死,从不放弃,抱着一线生的希望前行。她的坚韧、无奈、勇敢、智慧,感天动地,无法用语言来描述。面对儿子的懦弱、低智和无能,她用挑战、发狂的声调说:你给我有点出息吧,我已经不需要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儿子,我要一个真正站着撒尿的男人!从话语中,可以隐隐地感受到,母亲对儿子爱与恨的复杂心情。
《丰乳肥臀》是莫言的代表作,其语言特点真的超乎人们的想象,看着看着,惊叹他的联想、他的胆量、他的用词、他的独特写作手法。莫言对高密东北乡的方言研究得可谓淋漓尽致,运用熟练程度可以说手到擒来。比如,上官鲁氏领着孩子们跟着当兵的吃了顿饱饭,就感慨地说:“旱不死的大葱,饿不着的大兵。”还有“杂种出好汉,十有九个都不善”“光棍苦,光棍苦,衣衫破了无人补”……方言朗朗上口,简洁明了,是当地人耳熟能详的土话、粗话、俗话,原汁原味,蕴含着丰富的古老文化,更能烘托出高密东北乡的风土人情。
另一个语言特点就是作者的观察力和狂躁想象力。比如,上官金童昏迷中,闻到母亲上官鲁氏熬药发出的味道,是这样写的:“啊,这甜丝丝的是茅草根的味道,这苦涩的是败酱草的味道,这酸溜溜的是九死还魂草的味道,这咸滋滋的是蒲公英的味道,这辣乎乎的是苍耳子的味道。甜酸苦辣咸,五味俱全,还有马齿苋的味道,萹蓄的味道,半夏和半边莲的味道,桑树皮、牡丹皮和桃树上的风干桃子的味道……”
作者大胆和狂放的想象力搅得我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复。对于《丰乳肥臀》的书名争议,网民们曾讨论得不亦乐乎,有的狂爆粗口,有的要求修改书名,其实,阅读完之后,闭目沉思,我感到《丰乳肥臀》算是恰如其分。写读后感,我也想起个题目,思来想去,没有如意的,特别烦恼,也不知如何是好。仔细琢磨一下,想想,我们小的时候,母亲把小的当宝,用乳汁哺育了我们,父母老的时候,我们何不把他们当宝,于是就有了题目“人间有宝”。其实,莫言在小说结尾已经点出:“天上有宝,日月星辰,人间有宝,丰乳肥臀。”
《丰乳肥臀》不仅是一部赞扬母亲、歌颂女性的作品,也是一部反映社会现象、揭露社会问题的作品。小说道出人生和社会真谛:人啊,活着,需要鼓起多么大的勇气和力量;妇女生育,需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和牺牲。我认为,这部小说值得耐着性子读下去,相信,你只要捧起来,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