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善读滕州 阅见未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7
~~~
~~~—— 读孙中原《中华先哲思维技艺趣谈》
刘焕春
~~~ 唐宝民
~~~—— 读余秋雨《行者无疆》
陈裕
~~~—— 《人生忽醒》读后感
周微
2022年12月09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闲读杂书是智慧
唐宝民

  前些年认识了一个作家,写小说的,从事的是那种纯文学创作,后来有机会去他家里,看到了他的藏书,在此之前,以为他既然是专职写小说,那么其藏书一定都是文学类书籍,如四大名著之类的,但那天一看,他的藏书,除了文学作品之外,还有很多和文学没什么关系的书,比如哲学、历史、宗教、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等,我问他:“您是从事小说创作的,只看文学书就可以了,怎么还看这些和小说创作无关的书呢?”他很认真地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艺术是相通的,只有多方涉猎,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才能开阔自己的视野,写作时才能文思泉涌,触类旁通。就拿《红楼梦》来说,里面处处皆学问,不但有诗词方面的知识,还有建筑、饮食,甚至中医药等方面的知识,这和作者读书范围广是分不开的,正因为曹雪芹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所以才能写出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

  大学时代,我喜欢读周作人的文章,他的文章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内涵丰富,知识含量高,即使是短短的一篇小文,四方上下古往今来的轶闻掌故随手拈来,而且安插得合情合理,丝毫没有掉书袋之嫌。如作于1935年的《日本衣食住》,在讲述日本的服装、饮食及居住风俗的过程中,引述相关中国古籍达几十种,全方位进行考证,让人叹为观止;在他的笔下,即使是小小的窝窝头,也考证得头头是道;此外如《北京的茶食》《南北的点心》《羊肝饼》等等,都不是简单地描述,而是包含着大量的信息和内容,即使只读几句,也让人收获颇多。之所以如此,是源于其渊博的知识结构,周作人所读的书用浩如烟海来形容绝不为过,晚年在《知堂回想录》中,他总结了自己一生中所涉猎的研究领域:希腊神话、英国文学、日本俳句、民间歌谣、人类学、性心理学……陈平原教授曾经说过:“今天的学者,能在一个领域里赶上周作人就已经不错了。”正是由于如此深厚的知识基础,才使得他的文章内容丰厚,读后让人受益匪浅。

  汪曾祺先生就主张要读杂书,他还专门为此写了一篇文章,他这样写道:“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有目的。随手抓起一本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我看杂书所用的时间比看文学作品和评论要多得多。”接下来,他又总结了读杂书的四个好处:“第一,这是很好的休息。第二,可以增长知识,认识世界。第三,可以学习语言。第四,从杂书里可以悟出一些写小说、写散文的道理,尤其是书论和画论。”

  不同的知识有不同的用处,培根就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学问要专,读书要杂”,人吃五谷杂粮,才能全面吸收营养,才能少得疾病,如果偏食,长年只吃一种食物,势必要影响健康。读书也是这样,如果只是死啃专业书籍,对其他书籍“老死不相往来”,必然造成视野短浅、知识结构单一的后果,只有广泛地阅读,才能杂取百家之长,为我所用。诚如铁凝所说的那样:“对一个小说家来说,书读得越杂越好,应该多读一些小说之外的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满意滕州我们在行动系列访谈
   第4版:做到两统筹夺取双胜利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善读滕州 阅见未来
   第8版:公益广告
7
无逻辑 不生活
闲读杂书是智慧
文化行旅的记录
字如明灯 文照征程
滕州日报善读滕州 阅见未来7闲读杂书是智慧 2022-12-09 2 2022年12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