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我们有许多事儿要做。
比如,去冬日的山野里行走。冬日的原野,空旷而辽远。它不像春天那样花枝招展,不像夏天那样热情似火,不像秋日那样丰满迷人,冬天,如同一位伟岸坚毅的青年,清瘦而又娴静。
冬天的原野,是大自然的留白。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耀着。青砖黛瓦的村庄,满眼是寂然的烟火味,一缕缕袅袅炊烟,在寒风中摇曳;碧绿的冬小麦,郁郁葱葱地环绕着村庄;白亮亮的小河,偎依在村庄旁静流,一畦畦葱绿的冬白菜,绿油油地招惹行人的眼睛。地头一棵沧桑的老柿子树,那虬枝苍干,稀稀疏疏地高挂着火红的柿子,那是村里人特意留给鸟雀的。
沐浴着冬日煦暖的阳光,行走在冬日的山野里,读山望水,体验大自然的广阔和高远。冬日的天空高而蓝,几只鸟雀,盘旋着飞向遥远的天际;远山重叠着向着远方蜿蜒起伏,在寂寥的河谷里,独自体味山谷的青幽、山林的寂静;聆听林间的鸟鸣、落叶的飘零。或驻足小憩,或登高远眺,与山峰凝望,与树木对话,或依靠在老树下,想那些遥远的往事。每在落雪的日子,在雪中漫步,惬意地体味着漫天雪花的飘飘洒洒,欣赏满山遍野的银装素裹,玉树琼枝。在冬日里行走,人生有许多不愉快,顿时云消雾散,心底更加宽敞明亮。
比如,在冬日的居室里蜗居。冬天本是个沉思的季节。当大自然的繁华复归宁静之后,大地在沉思,山峦在静思,树木花草也在深思,大自然万物历经严冬的沉思积淀之后,孕育出了崭新的春天。与此同时,人也在沉思。一个人蜗居屋子里,静静地将自己封存起来,沏一杯绿茶,点燃一支香烟,蜷缩在松软的椅子里,回顾一年来春夏秋冬、花开花落的故事,思考着即将到来的春天想要做的事。思考疲倦了,可以在屋子里走走,侍弄一下居室里摆放的花草盆景。在朝阳的窗台上,两盆红梅露出鲜红的花骨朵,一盆红杜鹃盛开得正旺,一盆小叶黄杨绿油油地逼近人的眼睛。之后,可以阅读一卷书,可展开稿纸,提笔写几页动情的文字;还可以打开手机,和一位很久没有联系过的老朋友说说话,交流自己心里的事儿,以及明春的打算和想法,让自己心里涌动的思想,在冬日时光里慢慢延展。
又比如,去和兴趣相投的老朋友,一起倾心地交谈。在奔跑的现代生活里,能和自己在一起说说话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大家都在忙。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足以减少了人与人之间见面交流的机会。当萧瑟的冬日来临,屋外北风吹,雪花飘,屋内温暖如春。邀几位老朋友,围着红泥小炉,品茶,小酌,谈父母,谈儿女,谈养生,谈写作,谈那些陈年往事;还可以侃三国,话西游,纵论天下锦绣文章。人与人在交流,心与心在交融,谈论到了兴味正浓时,不免手舞足蹈,指手画脚,面红耳赤,既而哄堂大笑。此刻,茶香酒香,以及欢声笑语,直在屋子弥漫。就在这时,炉火里跳跃的火苗燃烧得正旺,映着我们一个个通红通红幸福的脸庞。我恍然觉得,那繁花似锦的春天,不再遥远了。
比如,在冬天可以做短暂的乡居。冬天是一年中最后的一个驿站,乡下老家的冬天,清新、自然而清净,最适宜于人们去小憩。忙忙碌碌一年的人们,可以回到乡下老家休息。人们为了生计,历经春夏秋冬四季的辗转和奔波,总想在冬天回到乡下家里,即使相隔千山万水,也要不远万里,顶风冒雪,和家人们、亲人们一起团聚。尤其在雪花飘飘的冬日里,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在家门口,抖落了满身的雪花,这潇洒的抖落,让人找到回家的感觉。全家人们高兴地围坐在暖暖的土炕上,分享着花生、红枣、柿饼、芝麻糖这些久违的美食,享受着腌酸菜、雪里蕻、金黄玉米糁子粥、萝卜炖粉条等期盼已久的佳肴。在这浓郁的香味里,感受到冬日里温馨的亲情和乡情。
时间就是个小怪兽,当我们看了几次绽放的花朵,春天就过去了;望见下了几场雨,夏天就过去了;看见几片飘零的黄叶,秋天就过去了。就在我们相互凝眸中,时光行走到冬天这个时段,一年眼看着就要过去了。就在年终岁尾的冬天,我们还有很多的事要去做,就让我们整理行装,迎着风,迎着雪,从冬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