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
眼下已进入数九寒天,天气越来越冷,寒冷干燥的冬季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对于有基础疾病的高危老龄人群,需要格外小心。笔者咨询了市中心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医务人员表示,冬季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要注意适应冬令气候特点防寒保暖,不要受凉,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避免情绪波动太大,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 寒冷易诱发心脑血管病
家住春秋阁小区的居民杨阿姨今年65岁,本来就患有高血压、高血糖、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一到冬天她就容易头晕,血压高得厉害,去年她就由于感冒受凉突然晕倒住进了医院,现在一到冬天,她就紧张,不敢外出锻炼。
为什么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高呢?市中心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介绍说,现阶段天气寒冷,门诊上经常有病人来咨询问诊,说天气冷了这冠心病、心绞痛又开始犯了,经常一阵阵地疼,真是非常害怕。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的总称,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出血、脑梗塞等,我们都知道热胀冷缩的道理,天气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流就更少了,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压的上升,血液黏稠度增高,心脏负荷增加,再加上寒冷使身体耗能产热,心脏耗氧量加大,所以心脑血管病冬季发作得非常多,增加了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的概率。
在冬季寒冷的时候,人们往往不愿出门,外出锻炼次数减少,在家中容易摄入较多高热量食物,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血胆固醇水平,以及血甘油三酯水平等,也会增加患者心脏病或卒中发作的风险,因此,高危人群更应加强防范,适度运动,打好心脑血管保卫战。
◆◆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针对冬季气候特点,市中心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表示,临床观察发现,清晨是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和卒中等疾病的高发时刻,因此建议老年人冬季醒来时先在床上躺一会儿,待“醒透”后再缓慢起床,不要立刻起床。如果一睡醒就突然起床穿衣,身体一晚上处于静止状态,血液黏稠度增高,血管阻塞发生概率大,也有可能会加剧供血不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在冬天,老年人要特别注意防风保暖,预防感冒,规律生活,外出时要注意保暖,多穿衣服,并戴帽子、裹围巾,不要吹凉风。冬季室外气温过低时,血管会收缩,引起血液循环不畅,疾病发生概率高,所以也要注意室外活动时别出门太早,去晨练前要适当吃一些东西、喝一杯温开水,以避免血液黏稠引发意外。
冬季人们的食欲往往都比较好,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饮食质量,控制体重,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饮食要以清淡低盐低油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主食选择粗粮杂粮,不宜吃高热量、高脂食品,可多吃些包括苹果、梨等白色果肉的水果,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研究显示,用力屏气排便时,腹壁肌和膈肌强烈收缩,血压下降可能引起脑出血,心肌耗氧量增加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此外,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或有卒中病史的老年人来说,要按时服药,不可突然减量或停药,并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注意定期体检,检查血压、血糖和血脂,避免意外的发生,一旦发病要尽快到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