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6月21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斗小人有宝典
陈鲁民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中国历史上颇有几个纵横捭阖,颠倒乾坤,善于施展阴谋诡计的著名小人,他们能量大,办法多,报复心强,如果不小心得罪了他,睚眦必报,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必欲将得罪者置之死地而后快。楚国的费无忌害死了太子和伍子胥父兄,齐国的易牙害死了齐桓公,西汉的江充害死了汉武帝的太子刘据,潘安死于小人孙秀,马援死于小人梁松,小太监鲍邈害死了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小人李定是陷害苏轼的主将,丁谓害死了老师寇准……

  所以俗话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不过也有人智斗小人,成功免于灾祸,令人称快叫好,也可借鉴效法。

  唐代名臣郭子仪,功劳盖世,威震天下,但他明白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的道理,处世十分谨慎,尽量不落把柄,尤其警惕那些心术不正的小人。一日,御史中丞卢杞到访,郭子仪大惊,急忙屏退左右侍妾家人,毕恭毕敬地接待他,直到送走卢杞后,才长舒了一口气。属下家人皆不解,问郭为何惧怕小小御史中丞?郭答:“杞形陋而心险,左右见之必笑。若此人得权,即吾族无类矣。”意即此人相貌丑陋,心胸狭窄,侍妾们如忍不住嘲笑他,郭家就要有灭门之祸。果然,几年后,卢杞大权在握,狠狠收拾了一批得罪过他的人,却未为难郭子仪的后人,不得不令人佩服郭子仪的远见卓识。

  唐代,一个叫赵思绾的小人,想投拜老将军李肃,李肃看出此人“目乱而语诞,他日必为叛臣”,因此不想接纳,但赵思绾纠缠得很紧,使他颇为难。贤惠妻子给了他三条建议:不深交,防牵连;不决裂,免报复;慎表态,避嫌隙。于是,他悄悄资助其钱财,好言劝他另攀高枝;与其保持若即若离联系,不使其生报复心;对他的各种举动不公开表态,存有一定距离。后来,赵思绾果然拥兵自重,成了乱臣贼子,杀了很多当初不肯接纳他的高官显贵,唯独没有找李肃的麻烦。

  明代王阳明,文武全才,屡立战功,仍有小人在背后算计他。不过他足智多谋,处乱不惊,也有办法对付。好大喜功的明武宗受宦官唆使,要王阳明交出因叛乱而被俘的宁王,好供他再去表演一次“活捉”闹剧。就派了两个飞扬跋扈的宦官去向王阳明要人,等宦官到来时,王阳明好吃好喝招待后,悄悄塞给他们两本册子,上面记录着宁王与两位宦官的交往信件和礼金数量,一下子他们就没了刚来时的不可一世,而是感激涕零地接过册子,灰溜溜地回去了。王阳明手握证据,用利害关系斗败了作祟小人。

  小人生命力很强,历朝历代都有,几乎无处不在,层出不穷。经验告诉我们,与小人交往一定要小心慎重,须斗智斗勇,尽量不得罪他,不授人以柄。这不是怕小人,而是要警惕小人,不让小人坏了自己的大事,误了自己的前程。如果不愿和其缠斗,分个高低输赢,那就不要和他走得太近,与他有太多瓜葛,避而远之,就像诸葛亮《出师表》里所讲的那样“亲贤臣,远小人”,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广告
“王与士孰贵”之辩
智斗小人有宝典
遇事见担当
不请名医请“庸医”
乱写乱画为何称为“涂鸦”
滕州日报荆泉7智斗小人有宝典 2023-06-21 2 2023年06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