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13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磨”到最后

  习惯了接受喂食,会让动物产生依赖人类而失去觅食能力,甚至无法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其实,真正的生命是从经历磨难开始的,没有自立自强,就没有美好的未来。毛毛虫需要经历磨难,才能破茧而出,变成美丽的蝴蝶。贝体内突然侵入了沙粒等异物,这个磨难刺激它不断分泌珍珠质并包裹异物,经历无数艰辛,最后孕育成一颗璀璨的珍珠。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何谓“熟”?也不外乎是磨烂了,磨透了,吸收理解了,融会贯通了。长期磨出来的东西才有分量,有厚度。想起了好作品都离不开“磨”。“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是“磨”出来的精致;孙膑耐得“磨”,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孙膑兵法》;左思写《三都赋》,“磨”了十年,“文成,洛阳为之纸贵”;司马迁也能“磨”,在坚忍与屈辱中,完成了惊世之作《史记》……

  磨啊,听着就很有疼痛感。小时候见围着磨心转圈的磨盘,一圈一圈地磨,磨心被磨得像光滑的玉米芯。家里的木门轴,磨得泛起一层层白灰。老先生的砚台,被磨得快穿了,墨也磨出了云烟。一个人成长的历程,其实也是一个受磨砺的过程。被失败挫折磨,被悲欢离合磨,被酸甜苦辣各种滋味“磨”,还无一例外地被时光磨……世间万物,哪个不在经受着“磨”?在“磨”中痛,也在“磨”中蜕变,砥砺身心,成就自我。

  磨是抽丝剥茧,磨是羽化成蝶。镜愈磨愈亮,泉越汲越清。粥多熬黏稠,汤多熬有味。宝剑锋从磨砺出,千磨万击还坚劲。池莉在《熬至滴水成珠》中这样写道:“那最后熬成的珠子,该是何等圆润,何等晶莹,何等沉着,何等剔透。熬至滴水成珠,实在是一个美好的修炼过程。”一次次的磨砺就是一次次历经风雨,一次次与外力的抗衡与较量。自然界的人和事,都难有一蹴而就,只有不断地磨,磨出了浓厚醇香,磨出百炼成钢。

  磨是持之以恒,磨是慎终如始。有人经得起苦难的磨,却在暂时的成功与盛誉面前栽了跟头。安逸生懒汉,逆境出人才。经得起磨蚀,才不会得意忘形,不被胜利冲昏头脑。朱元璋曾征求学士朱升对他平定天下战略方针的意见,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反观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外患未除,内部就开始忙着贪图享受,忙着争权夺利。在安逸的环境中沦陷了,目光看不远,结果天京很快失守,真所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贝多芬说:“卓越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于己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近代思想家梁启超也说:“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校。”人生在世,不可能诸事顺遂,只要骨子里有坚持。在磨中思索,磨中突破,便是有益的人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关注今冬供暖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无边落木萧萧下
“磨”到最后
我们都需要一把“不太舒服”的椅子
与十一点的阳光和解
滕州日报荆泉7“磨”到最后 2023-11-13 2 2023年11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