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条短视频,不禁让我发笑。一位妈妈穿着西服,双手交叠,彬彬有礼站在写作业的女儿身边,像极了酒店服务员。她满眼含笑地问:“这位顾客您好,我看您坐了6个小时了,是写作业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女儿白了妈妈一眼答道:“不想写呗。”妈妈一听,深吸一口气,努力压抑怒火,继续有礼貌地说道:“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心里非常的难过。我们店只有写完作业才能用晚餐,而且晚上10点断电,作业没做完也不提供电源了。鉴于您是我们的VIP客户,我们可以为您留饭留灯一小时,您看可以吗?”女儿喝了一口矿泉水说“知道了”,于是不太情愿地打开课本开始写作业。
我跟我女儿相处的日常也是这样有趣。我的宝宝小名叫小葡萄,是个还不到一岁的小不点,但我有时候也会像服务员对待VIP客户一样和她对话。别看她这么小,我说话她未必听得懂,但是她能够通过我说话的语气、表情、肢体动作等,感受到我的情绪,从而做出不同的反应。
她三个月大的时候每天只能躺在床上翻身玩,连爬都不会,但是她的两条小腿特别有劲儿。我给她换纸尿裤的时候,她就躺在齐腰高的护理台上,用力蹬我的小腹,蹬得护理台直晃。起初,我一边耐心地清洗,一边告诉她:“宝贝,乖一点,妈妈给你换纸尿裤。”没想到,我越说她越蹬得起劲儿,我根本没法换纸尿裤。这时,我忽然想到前两天去按摩,躺在床上“任人摆布”,像极了宝宝躺在护理台上的样子。于是我就学着按摩人员说话的语气问道:“小葡萄女士,请问您觉得这种品牌的纸尿裤穿起来怎么样啊,感觉还舒服吗?这是我们店VIP客户专属品牌,主打一个透气柔软,含有天然桑蚕丝成分哦!”没想到她一听,竟然看着我“咯咯”地笑了起来,也不蹬我了,我很快换好了纸尿裤。
最近她快满一周岁,马上就要学会走路了,精细动作会得越来越多。以前抓东西还不太牢,现在不但会抓,还会把东西撕碎,放进嘴里,还能捏起非常细的头发丝。每天在地板上爬来爬去,我追也追不上。我的奶奶说,宝宝每天就像过年耍狮子的人一样,生龙活虎。我有时候给她洗完澡做抚触按摩,刚放下她就到处爬,我再把她捉住,她又跟我“打架”。我想起前不久去做产康,于是模仿着服务人员的语气问:“小葡萄女士您好,我是第25号服务人员,请问您觉得这个力度可以吗?”宝宝好像听懂了,对我咧嘴一笑,露出刚长出来的8颗小白牙。我继续给她按背:“如果我的力气太大,或者太小,您要及时告诉我哟!好,背部按摩结束了,现在我们来按一按胳膊吧。今天您在爬爬垫上玩累了吧,明天要不要骑骑小马试试?”她“哈哈”地笑出了声音,把我也逗乐了。
其实和孩子沟通,有时候重要的不是内容,而是双方的情绪。如果妈妈有一些服务员那样的“服务式”陪伴,耐心地和宝宝交流,相信宝宝也会耐心地倾听妈妈的声音,配合妈妈完成日常的“作业”。这个办法,我以后在陪伴小葡萄成长的过程中,还会继续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