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将麴光等人杀了西平郡守谋反后,魏文帝曹丕就派张既与夏侯儒出兵。
当大军快到西平时,魏军先抓了一些谋反之人。张既经过仔细询问才知道,这些人并不是真心反叛,而是在麴光等人的诱惑和欺骗下才走上不归路。
就在要进行总攻之前,诸将和张既发生了分歧。诸将认为只有攻打西平,才能捉拿麴光等谋反之人。张既斩钉截铁地说:“西平郡内只有麴光等人反叛,如果就这样兴兵讨伐,那里的官吏百姓、羌人和匈奴就会认为我国不分是非。一旦他们联合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夏侯儒问:“现在怎么办?”张既胸有成竹地说:“麴光等反叛之人一定想让羌人和匈奴进行援助,不如先离间他们。”
夏侯儒兴奋地说:“莫非你有妙计?”张既坚定地说:“请诸位等待好消息吧!”
半个月后,麴光的手下送上他项上人头。大家疑惑地看着张既,难道他有未卜先知的本领?
其实,张既并没有未卜先知的本领,而是他先重赏原先抓到的被麴光胁迫威吓的俘虏,然后让他们潜入羌人和匈奴之地。
那些俘虏到达羌人和匈奴的地方之后就到处发布檄文通告,凡是被麴光等人诱惑欺骗而反叛者一律原谅,能够杀死麴光并送来首级者加倍封赏。
就这样,俘虏发布的檄文通告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从羌人匈奴之地传入西平。麴光的一些手下并没有反叛之心,当他们得知俘虏在羌人、匈奴之地发布的檄文通告后,就找机会杀死了麴光。羌人和匈奴看到麴光已死,也就打消了结盟之意。
张既没有费吹灰之力,利用俘虏得到麴光的项上人头。在发现问题之后,与其蛮干,不如找到症结所在,这样才有可能想出四两拨千斤的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