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每每读到王维的《观猎》,就想到西汉名将周亚夫在细柳营那段记入史册的辉煌佳话,据说还被选入了中学语文课本。
汉文帝劳军,到了霸上和棘门两地可以长驱直入,官兵骑马迎送,而到了周亚夫驻扎的细柳营,军容威严,号令如山,即使皇上驾到,也不准进入。汉文帝在细柳营劳军被挡的这段史实,成就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周亚夫以恪尽职守的硬汉形象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中学课本中的周亚夫,更是把个性耿直、不会曲意奉迎的人格魅力,当成后人学习的榜样,但周亚夫因“性格弱点”而被汉景帝处死的结局,我们不能忽略不计。
周亚夫的性情只适合领兵打仗,和平年代里如果“个性耿直”到尽显锋芒,不懂协调关系,甚至居功自傲,必然会得罪人。“个性耿直”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单看对谁,要知道汉景帝的心胸,远没有汉文帝开阔远大。“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还是清朝名臣曾国藩深谙功高盖主的危害。如果有曾国藩不露锋芒的智慧,周亚夫也不至于走到无可挽回的结局。
周亚夫军细柳的佳话,受到后世诸多“大家”几乎一边倒的称赞,只有司马迁评价周亚夫客观真实,切中要害:“足己不学,守节不逊。”周亚夫领兵打仗无可挑剔,但不虚心学习他人长处,不够谦逊,不懂恭顺,最终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历史虽说不容易割断,但断章取义还是容易的,而全面立体的认识和评价一个人,才是我们“以史为鉴”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