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阮籍上东平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容貌俊伟,是有名的帅哥,但他鄙视礼法,不拘世俗,放浪形骸,狂傲自得。晋文帝司马昭辅政时,曾想与他结为儿女亲家,并邀他入幕做官,但为了躲避险恶的时局,都被他托故拒绝了。

  有一次,阮籍突然心血来潮,漫不经心地对司马昭说,我曾经游历过山东东平,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想到那里做太守。司马昭很高兴地答应了。阮籍骑着毛驴来到东平后,围着郡府大院转悠了一圈,察看了官员们的办公方式,遂下令把衙门府舍内重叠的屏障全部予以拆除,使办公场所内外相望,敞亮透明,一改过去封闭沉闷的格局,并对政府法令进行了清理,对办案程序进行了简化,前后不过十余天时间,东平的政风和民风便有了明显好转。期间,他还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东平赋》。

  李白对阮籍的这种洒脱作派十分欣赏,赞扬他说: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剖竹十余日,一朝化风清。也就是这么十几天工夫,阮籍小试牛刀,便在身后留下了一个政治清明、民风淳朴的东平。范子烨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一书中,把阮籍的这种行止纳入审美的范畴,认为“清”者必“简”,简”者必“清”。符合“简”的审美标准的人,必然是个清明、莹洁和纯诚的人。“清简”的政治,也必然是透明、廉洁和受人欢迎的政治。作者论述这个观点时,同样征引了《晋书》卷四九中阮籍的这段轶事。

  从阮籍所写的《东平赋》中可以看出,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阮籍自荐东平,并非真的想要做官,而是为了跳出权力斗争的漩涡,排解内心的苦闷,过几天清闲日子。但他在东平任上所采取的方略,对整肃官场弊端、提高行政效率还是很有力度的。想不到在那个古老的年代,阮籍就拿出了整顿机关作风的举措,而且与现代人的思路完全一致,难怪今天有人高度评价说,这一着,即便用一千多年后今天的行政管理学来看,也可以说抓住了“牛鼻子”,国际间许多现代化企业的办公场所,不都在追求一种高透明度的集体气氛么?

  事实上,抓政风建设原本不用花那么多磨嘴皮子的功夫,在坚持情系于民、权用于民、利谋于民的前提下,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力求简约、透明、高效足矣!有道是:删繁就简化风清,拨冗见绪道自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健康养生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能臣丁谓
徐元庆的“礼”“法”之争
为“纸上谈兵”说句话
阮籍上东平
滕州日报荆泉7阮籍上东平 2024-05-31 2 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