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桌上放了一盆小花,说是花,其实就是一团绿色,深绿色的茎上长满了青翠的叶子,叶子和茎都肥肥的、壮壮的,一副富庶的样子。虽然是万物繁盛、浮翠流丹的夏季,但这种干净、招人喜欢的样子还是震撼了我。听说这个物种原产于中美洲的印度群岛,通过扦插就可以繁殖,更是勾起了我的兴趣,正好办公室内有一个形状可爱的小花盆,就向同事讨了一枝,插在了花盆里。
没想到红雀珊瑚的生命力真是很强,放到角落里十天左右就冒出了新芽,尖尖的像极了小鸟的嘴巴,不是一个,而是三四个。这植物似乎每天都会带来惊喜,嫩芽一天天长大,开始展开了叶子,没有几天就挂满了整株小茎,特别是在阳光的斜照下,那种新绿犹如翡翠一般,叶子的纹理清晰,明暗相间,有着温润、蓬勃的生命张力。看着它,我不禁陷入了思考,不知什么时间,一位远洋的客人因为喜爱,扦插了一株红雀珊瑚,它就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几经辗转来到中国。如果它有思想的话,它会孤独吗?它会思念家乡吗?或许它首先想到的就是生存,好好地活着,哪怕是身处异国他乡,也要扎根、扎根,活出一片新天地,以便和家乡的亲人遥望。谁能想到原产于小亚细亚的葡萄、产于南美洲的西红柿,都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水果、蔬菜。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梧桐树、广玉兰、雪松等植物,其实也是从欧洲引种而来,在中国扎根,繁衍生息,一代接着一代,不但美化了环境,也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接纳了,适应了,喜欢了,渐渐忘记了它们的来处,误以为就是中国的物种,就产于自己的家乡,从古至今就是这样。看来,从哪里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适应一个新环境,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活出精彩。
植物如此,人亦然。一个人离开家乡,因生活、学习来到陌生的城市,渐渐地喜欢上了这片土地,工作买房,成家立业,把自己融入了南来北往的人流中,融入了陌生的语言中。从此,家乡就变成了一种牵挂,变成了一年中无论多忙,也要去打卡的地方。但时光会流失一些东西,也会冲走一些记忆,悄悄使你模糊了家后的那条小路。
我祖籍是泰安,在滕州出生和长大,庆幸是在本地工作,家乡的美食、淳朴的乡音滋养了我,对乡愁还没有痛彻心扉的体验。只是会时常想起祖籍这个词,有时出差去泰安,也会刻意逗留一天,在热闹的市区徜徉一番,因为没有自己的亲人,脑中一片空白,祖籍没有给我带来感触,哪怕在心中激起一片涟漪。为了提醒自己,在我的一本专著中我特意写上祖籍泰安。但远在外地工作的孩子,将来也要把家建在陌生的城市,他会记起家乡,这里有父母,有记忆,有伙伴,有安静的院子,但他的儿子、孙子,是不是也会把滕州当成祖籍呢?
此时已是万家灯火,站在高处望去,家家都弥漫着烟火气息,这才是迷人的景象。世界这么大,流动是常态,无论生活在哪里,珍惜当下,活好每一天才是生活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