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24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听书的乐趣

  小的时候,家里没有电视,也很少有其他的娱乐活动,最大的乐趣就是去听别人讲故事,听别人说书。

  我叔有一个砖头大小的收音机,上面还有一个黑乎乎、油亮亮的皮套子,可以挎在身上的,看起来非常的神气。每天晚上,叔就搬个小凳子坐在门口的大树底下,一边打开收音机,一边端起一个大大的茶缸子喝茶。茶缸外面是一朵大大的红色牡丹花,还有两三个磕掉了瓷釉留下的小坑,黑乎乎的;茶缸里面的茶垢也是黑的,茶水喝起来也有些苦涩,他却喝得有滋有味。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陆续围在他的身边,听收音机里的故事。

  广播电台每天晚上六点半准时播送长篇评书《岳飞传》,后来又播出了《杨家将》,由鞍山市曲艺团刘兰芳老师播讲的。刘兰芳的声音非常嘹亮,语调抑扬顿挫,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这个节目对我们来说,有着很大的诱惑力,按时收听他的评书,也成为我们每天必修的功课。这个节目每次播半个小时,我们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不亚于享受一顿精美的大餐。他讲岳母刺字的故事,我们被岳母精忠报国、深明大义的精神所感染;他讲岳飞大战金兀术,我们为英雄的神武拍手叫好;听到岳飞屈死在风波亭,我们又不禁对秦桧等奸臣产生了恨之入骨的感觉。在这些故事的熏陶下,我们恨不得自己也化身英雄,帮助他们去冲锋陷阵,杀敌报国。

  每年的春天和秋天,小镇上都有一次物资交流会。小镇的西边有一条河流,两岸的河堤上长满了参天的大树,是纳凉聊天的好地方。逢会的时候,身材高大、面色黝黑的说书人,就在树荫下插上“二八大杠”,摆上个架子鼓,通通地敲上一阵,另一只手里还夹着梨花板,声音清脆悦耳,这样就引来了很多人来看热闹。说书人站起来向大伙作了一揖,说道:“初来贵地,今天要给大家说一段赵子龙大战长坂坡,还望老少爷们赏口饭吃。”说完又作了一个揖,环视了一下,这才坐下来边敲边唱起来。说书人的声音伴随着高亢的鼓点,时而如疾风骤雨,慷慨激昂,时而缓如溪流,春风化雨,说到得意之处,还不禁脱下外衣,手舞足蹈地耍上两拳。有时候,几个说书人的摊子相距不远,相互之间就好像憋着一口气,表演起来一个比一个卖力,一个比一个精彩,喝彩之声也是彼此起伏,好似浪潮。我们坐在堤坡上,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炒花生,一边津津有味地听书,虽然大多时候听得有些费劲,完全不懂他们唱的是什么,但是看到他们神采飞扬、兴致勃勃的样子,也觉得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农闲的时候,村里还经常有人来说书,他们一般都是河西人(江苏沛县),先到村子里找一个认识的朋友,让他们出面张罗,和老少爷们说一下,晚上都去帮帮场子。到了夜幕降临,广场上早已摆好了桌椅,拉上了电灯,或者点燃了玻璃罩子的煤气灯,一片明晃晃的。说书人早已摆好了架子鼓或着铜锣之类的家伙事儿,叮叮当当地暖起场子来。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也早早地吃过了饭,扛着凳子到广场上围着他们坐起来,孩子们在人群里窜来窜去,互相嬉闹,为场子增添了许多活跃的气氛。说书人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就开始说说唱唱的表演起来,说的内容也是大家非常喜欢的杨家将、岳飞传之类的段子。那时候没有扩音器,但是他们刚一亮开嗓子,广场上立刻变得鸦雀无声了,大家全神贯注地听着,仿佛每个人的灵魂都被拉进了故事的世界里。说书人常常唱到深夜,人们才意犹未尽地散去,边走边讨论着精彩的节目,并约定着明天一定要早点来,找个好位置。白天的时候,说书人让人带着到各家各户拜访,顺便收点费用,一毛两毛都行,随便给,实在拿不出了,给一点粮食也可以。他们给大伙儿带来许多的欢乐,大家对他们也是非常热情和尊敬。说书人一般在一个村里要说上一个星期,有的半个多月,这要根据剧本来确定的,有时候一个本子说完了,大伙儿还要挽留他们再呆一段时间。有一次,有个女艺人在我们村说了一个多月,她不仅人长得漂亮,说书的水平也是非常高超,吸引着周围好几个村的人都来,围得她里三层外三层的。

  那时候,在收音机里听书也罢,在会上听书也罢,或是在村里听书,都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享受。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打开一个又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那些精彩的表演艺术和激动人心的故事,一直让我难以忘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听书的乐趣
惊蛰后的来客
缠绕的榕树根
绿满窗前草不除
滕州日报荆泉7听书的乐趣 2025-03-24 2 2025年03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