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活着》读后记
~~~—— 读肖复兴《时间的距离》
~~~
~~~
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苦难握手言和
—— 《活着》读后记

  同事推荐我看余华的小说《活着》,并借书给我,看着漆黑的封面上余华红笔的签名如黑夜中迸溅的血迹,我有种莫名的沉重和压抑。其实,“活着”二字,在我的思维里既充满了倔强的力量,又饱含着沉重和苦难。书在案头放了很久,一天我终于忍不住翻看了几页后就没停下来,在看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些书中的人物会经常跳出来,一些情节也会在脑海里反复出现。不可否认,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也是我看过余华的作品中对我触动最大的一本书。

  《活着》的主人公叫徐福贵,一个曾经又嫖又赌的阔少爷,一个在赌输了全部家产后幡然醒悟的浪子。确切地说,福贵是在其父因他输掉家产猝然死去后才幡然醒悟的。这是第一个死去的徐家人,这个阔老爷,年轻时和福贵一个德行。他对福贵说,徐家的祖业在我手里从牛变成了羊,羊又变成了鹅,传到你这里,鹅变成了鸡,现在是连鸡也没有啦。说这话时,徐老爷嘿嘿笑了起来,笑着笑着就哭了。徐家祖上有两百多亩地,到徐老爷手上一折腾就剩一百多亩了,现在,这一百多亩地连同祖宅一并被福贵输掉了。徐家散了雇工和女佣,搬出了几代居住的屋子去了茅屋。徐老爷在搬走那天的傍晚就从村口的粪缸上摔了下来,临死前,对着闻声而来的佃户王喜嘿嘿笑了几下,笑完闭上了眼睛。

  徐老爷笑着走了。徐老爷嘿嘿的笑了两次,第一次是丧失祖业后剜心的痛,正是这剜心的痛无法释怀成了猝死的根源,临死前嘿嘿的笑是痛苦得以解脱的释然。面对财尽夫亡的变故,最先释然的是徐母,徐母慈爱,豁达,常对福贵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自古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惯了富日子突然穷了,却能迈过这个坎,依然活得高兴,是很不容易的事。徐母说这话也是安慰福贵,此时的福贵整日坐在茅屋前,一会眼泪汪汪,一会唉声叹气。徐母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带着孙女凤霞扭着小脚去田里干从没干过的体力活。福贵的妻子陈家珍是城里米行老板的女儿,一个善良、贤惠、乐观又坚强的旧式女子。徐家破败之后,怀着七八个月身孕的家珍被其父接回城里,生下有庆之后又回到福贵身边。在徐家富贵之时,她受尽了福贵的冷落,甚至殴打,如今却不离不弃,与福贵一起扛起了这个家。

  人的命运是与时代息息相连的。从抗战胜利,国共内战、土地改革、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文化大革命到分田包干到户,都是福贵一家的生活背景,一家人的命运在四十多年来的动荡里苦苦挣扎。徐母病重,福贵拿着家珍从娘家带来仅有的两个银元去城里请郎中时被抓了壮丁。在国民党军队的两年,福贵见惯了死亡,幸运的是,福贵最后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活着回到了家。经历了生死磨难,福贵才真正成熟了。不幸的是,徐母已经病逝,女儿凤霞在一次高烧后哑了聋了。剩下的一家人终于团聚在一起了。不过这种幸福并没有持续多久。

  福贵的一生就两个词,失去和接纳,不断的失去和不断的接纳。接纳失去一切的现实,不仅是财富,更是一个个挚爱的亲人。

  继徐父徐母之后,第三个死亡的是福贵13岁的儿子有庆。这是一个聪明懂事又品学兼优的孩子,死得却最为悲惨,是为救生产失血的县长夫人被抽血抽死的。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有庆的死,是悲剧中的悲剧。不忍读,剜心的痛。

  最悲痛的时候是有庆入土。福贵瞒着家珍独自埋了有庆,后又背着病重的家珍去有庆的坟前看有庆,家珍扑在坟上一直到天黑,眼泪哗哗地流。福贵硬把家珍背回来时,家珍哭着说:“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余华接着写福贵的内心独白:“我看见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洒满了盐。”皎洁美好的月光,如盐,洒在滴血的心上,是一种怎样彻骨的疼痛?

  最幸福的时候是凤霞出嫁。聋哑的凤霞却是一个美人,嫁给城里人二喜不仅是凤霞最幸福的事,也是全家人最幸福的事。当我们以为这个命途多舛的女孩终于迎来属于自己的幸福的时候,当我们以为温暖的阳光终于照到了这个苦难深重的家庭的时候,谁能想到,幸福如昙花一现,那么短暂,阳光转个弯,又快速溜走,凤霞难产而死,福贵失去了第四个亲人。每次都是如此,当生活刚要平静下来,展露一丝微笑的时候,死亡也会尾随而至。凤霞死后不到三个月,家珍也死了。四年后,也是凤霞和二喜的儿子苦根四岁的时候,二喜被两排水泥板夹死了。福贵与苦根相依为命,到了苦根七岁时,苦根吃豆子撑死了。就这样,家珍,有庆,凤霞,二喜,苦根,被福贵一一埋入黄土,变成了一座座坟茔。每一个沉重的悲剧都是痛苦的,命运把所有的不幸和苦难都加在了福贵身上,命运就是这么毫无道理,就是这么诡异。

  余华平淡地描述着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命运试图摧毁活着人的生活和意志,可是,活着的力量让福贵与苦难握手言和。从福贵平静的叙述中看到满足,父母爱自己,妻子贤惠,孩子懂事,女婿也是极好的。只是死在了自己前面而已。叔本华说,你对世界的理解,决定了你的痛苦程度。换言之,我们对人生、命运、死亡的认识,决定了我们幸福指数。

  改变不了你改变的,唯有接纳。福贵接纳了所有的不幸和苦难,他明白对抗不了命运时,只有好好活着,才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告慰。这部写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作品,今天去读,依然有震撼心灵的力量,依然有治愈的力量,治愈一切不如意,一切意难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金色年华
   第5版:天下
   第6版:健康养生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与苦难握手言和
生活为笔 岁月成诗
无行动,不幸福
蹭书记
滕州日报荆泉7与苦难握手言和 2025-04-03 2 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