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活着》读后记
~~~—— 读肖复兴《时间的距离》
~~~
~~~
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为笔 岁月成诗
—— 读肖复兴《时间的距离》

  肖复兴的《时间的距离》是一本很“生活”的书,没有故作高深的姿态,就像在和老友唠家常,把生活里那些看似不起眼却又满含滋味的片段,一点点摊开在读者面前。

  书中对老北京民情民俗的描写,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就拿过年来说,如今过年的年味似乎越来越淡,可在肖复兴的笔下,过年的热闹与温情一下子就鲜活起来。他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剪窗花,剪刀在纸上轻快地游走,纸屑簌簌落下,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期待与喜悦。这场景太熟悉了,小时候过年,我家也有这样的时刻,长辈们手法娴熟地剪出各种花样,我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心里满是对新年的憧憬。肖复兴没有用什么华丽的辞藻,就这么平实的叙述,却把过年的氛围烘托得淋漓尽致,让我明白,这些传统习俗就是时间的标记,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的眷恋。

  肖复兴对普通人的刻画也十分出彩。他写卖蚯蚓的老人,没有大段的感慨和抒情,只是细细描绘老人的模样:粗糙的双手,被岁月刻满皱纹的脸,还有那专注挖蚯蚓的神情。就是这些细节,让一个为了生计辛苦劳作却又坚韧乐观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读着这些文字,我不禁想起家附近摆摊的大爷大妈们,他们每天早早出摊,不管严寒酷暑,只为了能多挣一点钱,他们的生活或许平凡,但他们对生活的认真和执着,和肖复兴笔下的老人一样,都令人动容。肖复兴让我看到,这些普普通通的人,才是生活的主角,他们的故事才是生活最真实的模样。

  书中关于与燕祥交往的回忆部分,特别能打动人。因为一篇关于帕乌斯托夫斯基《一生的故事》的文章,两人结缘。送书、交谈,看似平常的情节,却处处透着真诚。他们探讨俄罗斯文学,燕祥对帕乌斯托夫斯基的见解独到而深刻,把帕氏比作中国的汪曾祺,这个比喻太妙了,一下子就把帕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特点说清楚了。从他们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敬畏。这也让我想起自己和朋友因为一本书而热烈讨论的场景,那种思想碰撞的感觉,真的很美好。肖复兴把这段交往写得如此平实,却又充满了温情,让我明白,真挚的友情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交流中。

  从写作风格来讲,肖复兴的文字自然流畅,没有刻意的雕琢,就像山间的小溪,自在流淌。他用这种平实的语言,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写得那么真实,让读者很容易就产生共鸣。不过,要是非要说点不足,有些地方的情感表达稍微直白了些,少了点含蓄的韵味,要是能给读者再多留一点思考和回味的空间,或许会更好。

  读完《时间的距离》,我深深感受到,时间其实就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民俗里,在陌生人的身影中,在与朋友的交流间。肖复兴用这本书提醒我们,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为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才是时间赋予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它们串起了我们的人生,让我们的生命变得丰富而有意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金色年华
   第5版:天下
   第6版:健康养生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与苦难握手言和
生活为笔 岁月成诗
无行动,不幸福
蹭书记
滕州日报荆泉7生活为笔 岁月成诗 2025-04-03 2 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