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读李长之著《陶渊明传》
任泽健
~~~ 孔德科
~~~ 赵曰春
~~~ 韦力
2025年07月10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陶渊明的伟大星空下
—— 读李长之著《陶渊明传》
任泽健

  林语堂先生曾言:“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敬畏,使那些聪明与谙于世故的人自惭形秽。”诚哉斯言,陶渊明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与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与吴组缃、林庚、季羡林并称为“清华四剑客”之一的李长之,作为我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他所著的《陶渊明传》(长江文艺出版社)宛如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通往陶渊明精神世界的大门,值得细细品读。

  李长之以“人格考古学”的敏锐视角,如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用锋利的刀,剖开了陶渊明“五仕五隐”复杂而跌宕的生命年轮。29岁初仕江州祭酒,陶渊明并非仅仅为了生计而涉足官场,实则是他内心深处“大济苍生”的士族血脉在熊熊燃烧。在书中,李长之还原了被后世浪漫化的归隐真相。最后一次辞去彭泽令时,陶渊明已深陷“饥来驱我去”的困局,督邮事件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李长之尖锐地指出:“他的归田不是逃避,而是对体制化人格的拒绝。”这一论断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长期以来人们对陶渊明归隐的误解迷雾。在传统认知中,人们往往将陶渊明的归隐简单归结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却忽略了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对体制束缚的反抗,坚守内心的自由与独立。

  当后世将“采菊东篱下”简化为田园符号时,李长之的《陶渊明传》却带领我们触摸到了陶渊明脱袍时那内心的战栗。解下束腰银带的那一刻,他砸碎的不仅是官场的枷锁,更是东汉以来“学而优则仕”的精神奴链。这种觉醒在《归去来兮辞》中化作惊雷:“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这并非简单的忏悔,而是一声振聋发聩的存在主义宣言。在当今这个充满焦虑和迷茫的时代,我们常常被过去的错误和遗憾所困扰,却忽略了未来的可能性。陶渊明的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告诉我们应该放下过去,勇敢地追求未来。

  李长之还颠覆了将陶诗等同于“恬淡”的误读。透过422年那场焚毁草庐的大火,我们看到了诗人跪在焦土上写《戊申岁六月中遇火》:“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正是这场劫难催生了中国文学史上最震撼的荒芜美学。陶渊明以荒宅、空瓢、荆扉等物象取代谢灵运的富丽山水,展现出一种质朴而深沉的美。“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的焦灼与“羲农去我久”(《饮酒》)的幻灭构成时间悖论。以衰柳(“寒华徒自荣”)、枯桑(“枝叶日夜寒”)隐喻,成为精神困境的图腾。最惊心动魄的是《乞食》中的场景:当诗人叩开邻家柴门讨要“遗穗”,李长之注释道:“这是中国士大夫首次将尊严摊晒在生存的烈日下。”饥饿让陶渊明从田园牧歌中惊醒,催生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劳动者视角。这一视角比卢梭的《忏悔录》早1300年完成了知识分子的肉身救赎。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陶潜总不能超出尘世,而且,与朝政还是留心的,也不能忘掉‘死’,这是他诗文中时时提起的。用别一种看法研究起来,恐怕也会成为一个和旧说不同的人物吧。”李长之的《陶渊明传》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后对于鲁迅这一提议的第一次认真落实。梁实秋先生曾评价陶渊明的诗文:“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然而,从六朝冷遇,到唐宋再造,陶渊明身后是一道被误读的千年孤光。钟嵘《诗品》仅列中品,昭明太子赞其“文章不群”却删削《闲情赋》,士族无法容忍诗人将饥饿写入审美范畴。苏轼发明“似癯实腴”说,将陶诗抬至李白杜甫之上,实为借古躯壳浇筑宋人格调;朱熹更将“浑身静穆”的陶像树为理学标杆,彻底遮蔽其精神风暴。鲁迅先生在《题未定草》中撕破静穆假面:“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李长之接续此脉,还原出在门第与皇权夹缝中守护精神火种的战士形象。这才是对“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终极诠释:折腰与否无关清高,而在是否交出思考的权利。

  当合上这本1947年写就的传记,陶渊明的追问仍在耳边轰鸣,不断引发读者对于自由、尊严以及生态的深沉思考。他的归田不是退守山林,而是对“自由即选择权”的实践宣言。在“内卷”成为时代病的今天,这种勇气照亮了牢笼中的突围者。当诗人将乞食经历写入诗歌,他直面生存的狼狈打破了士大夫的虚伪矫饰。“久在樊笼里”的呼号,预言了工业文明的精神困境。如今有人在山林间建起的“现代草庐”,在终南山仿效“种豆南山下”,皆是桃花源精神的隔世回响。

  李长之最伟大的洞见在于:陶渊明的星空不在东晋,而在每个觉醒者的头顶。当我们再次捧读“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或许会懂得真正的返乡,是让灵魂住进选择的自由里;永恒的桃花源,恰是那颗不为流量算法所拘役的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高温下的劳动者
   第5版:天下
   第6版:健康养生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在陶渊明的伟大星空下
国企赞歌八咏
崇尚读书
读《滕州文献志》札记
滕州日报荆泉7在陶渊明的伟大星空下 2025-07-10 2 2025年07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