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 文/图
每年入夏,山东各地菜市场里总少不了几捆水灵灵的豆角。这种应季蔬菜是北方人包馅儿的心头好,翠生生的豆荚还沾着水汽,仿佛能看见露珠在叶尖打转。主妇们买回家先要细细打理:掐掉两头老筋,撕开侧边的细缝,把藏在里面的绒毛理得干干净净。斜刀切成菱形小段,在沸水里焯到颜色变深,捞出来沥干水,这抹青翠就成了馅料的主角。
大包子的制作方法
调肉馅是门手艺活。三分肥七分瘦的猪前腿肉剁成肉糜,分次加入葱姜水搅打上劲。讲究的人家会拿筷子朝同一个方向画圈,直到肉泥泛起珍珠般的光泽。这时候把豆角粒拌进去,青白相间煞是好看,像是把整个夏天的鲜嫩都包进了碗里。
和面是项力气活。老面引子在陶盆里慢慢发酵,面粉像雪花般洒在案板上。揉面要揉到"三光"——手光、盆光、面光,面团在掌根推压下渐渐变得柔韧光滑。揪剂子也有讲究,拇指和食指捏起的面剂要像鸽子蛋般圆润,多一分显笨重,少一分又不够饱满。
擀皮时手腕轻轻转动,面杖过处便绽开一轮轮荷叶边的圆月。填馅最见真章,舀起的肉馅要像满月将盈未盈,捏褶子需用指尖提拉面皮,十八道褶子如莲花层层绽放。包好的生胚在竹篦上排排坐,像等待检阅的绿色小士兵。
夏日里的味蕾享受
蒸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冒着泡,白雾裹着麦香轰然腾起。揭盖刹那,蒸汽如瀑布倾泻,露出包子们饱满的面庞,褶皱间还凝着晶莹的水珠。咬开松软的面皮,豆角的脆嫩和肉香在嘴里散开,汁水顺着舌尖淌过味蕾,恍若喝下一口山涧清泉。
这朴实的滋味里藏着时光的馈赠:豆角选在暑气最盛时结荚,面粉经过漫长发酵焕发新生,连灶膛里的柴火都曾沐雨经霜。当季风穿过窗棂,吹动蒸笼上袅袅的轻烟,捧着热腾腾的包子,忽然就懂了何为平凡日子里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