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滕州风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7月29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果代餐,选择需谨慎

  赵俊

  

  在追求健康与苗条的潮流中,水果代餐以其便捷、低卡的形象受到青睐。社交媒体上,不少人分享通过水果代餐成功减重的经历,健身博主也常将其纳入饮食建议。然而,这种看似健康的饮食方式,实则暗藏营养失衡的风险,其推广价值值得深思。

  水果代餐的流行,源于公众对水果营养价值的朴素认知。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低热量、高水分的特点,使其成为减肥期间的“理想食物”。但若将水果作为代餐,其局限性便逐渐显现。从营养学角度看,水果虽能提供部分营养素,却无法替代正餐的全面性。人体每日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种微量元素,仅靠水果难以满足。长期以水果代餐,可能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引发肌肉流失、免疫力下降等问题。此外,部分水果含糖量较高,过量食用反而可能增加肥胖风险。

  水果代餐的饱腹感也具有欺骗性。果糖代谢绕过下丘脑的饱腹反馈机制,使人容易过量摄入,最终导致热量超标。这与代餐减肥的初衷背道而驰。临床案例中,不乏有人因长期晚餐只吃水果导致健康问题,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脱发、乏力等。这些极端案例虽属个别,却敲响了营养失衡的警钟。

  水果代餐并非一无是处,但其适用场景需严格界定。短期而言,对于早午餐营养均衡的人群,晚餐以适量水果替代部分主食,可降低全天热量摄入,辅助减肥。但需注意两点:一是控制总量,每日水果摄入量建议为200-350克;二是搭配优质蛋白,如酸奶、鸡蛋,避免营养单一。然而,长期将水果作为代餐则需谨慎。对于糖尿病患者、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更需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

  水果代餐的流行,折射出现代人对便捷健康饮食的迫切需求。从商业角度看,预包装水果代餐产品因其便携性受到欢迎,但部分产品存在添加糖、防腐剂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营养风险。若要推广水果代餐,需明确其定位:作为一种“应急选择”或“正餐补充”,而非长期饮食方案。同时,需加强公众营养教育,强调多样性、搭配性、适量性、个体化等原则。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水果代餐产品的标准制定与市场监管,杜绝虚假宣传,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水果代餐的争议,本质是便捷与健康的权衡。短期内,它或许能助你实现体重管理目标;但长期来看,营养均衡的饮食结构才是健康的基石。推广水果代餐需谨慎,既要看到其作为健康饮食补充的潜力,更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营养风险。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与其盲目追随代餐潮流,不如回归科学饮食的本质——多样化食材、适量摄入、规律作息。毕竟,真正的健康,从无捷径可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滕州风物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6
滕州风物
山东大包子:豆角与肉的夏日之约
水果代餐,选择需谨慎
拔丝山药豆: 夏日里的甜蜜小食
滕州日报滕州风物6水果代餐,选择需谨慎 2025-07-29 2 2025年07月29日 星期二